忆洛

苍苍云树满关河,百战中原涕泪多。

伊阙时通春草梦,平湖乍听采菱歌。

天心厌乱亡荧惑,人意还家眷薜萝。

八月潮来江海动,孤舟高卧有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无咎的《忆洛》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情的画面。首句“苍苍云树满关河”,以苍茫的云树和辽阔的关河为背景,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沧桑。接下来的“百战中原涕泪多”则转而触及历史的沉重,表达了对中原历经战乱的感慨,以及其中蕴含的哀痛与泪水。

“伊阙时通春草梦,平湖乍听采菱歌”两句,通过伊阙(洛阳附近名胜)和春草梦境,以及平湖采菱的歌声,勾勒出对故乡洛阳的美好回忆,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天心厌乱亡荧惑",运用天文意象,寓意上天厌倦战乱,暗示着社会期待安定。“人意还家眷薜萝”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渴望。

最后,“八月潮来江海动,孤舟高卧有渔蓑”以江海潮水的壮观景象收尾,诗人想象自己在孤舟之上,身披渔蓑,享受着江海之滨的宁静生活,寓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忆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思,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

王无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宋荔裳按察蜀中

法星遥指锦江隈,路入蚕丛鸟道回。

万里桥边春驻马,百花潭上夜衔杯。

干戈未久才生聚,井里虽存尚草莱。

自是随车多化雨,三巴父老望嘘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草堂落成

新辟茅堂桑柘村,二劳山色落柴门。

莓苔满径封尘迹,萝薜缘墙补漏痕。

花底营巢来燕子,林根解箨长龙孙。

三间屋外饶余地,自织青蓑学种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破尘道士

桃源风雪断,不得送鹅来。

玉趾留丹灶,金绳换酒杯。

山空雏鹤宿,潭隐老龙开。

新种松千亩,商量去镜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诸城黄来公过访谈地理

得君说破紫囊筌,玉斧长挥劈野禅。

自是清谈归叔度,非关读画到龙眠。

丛峰石色擎珠蕊,大海潮声乱铁泉。

不识山川调药谱,一天风雨护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