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

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濛。

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

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

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

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

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

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

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

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

古语聊近似,天巧难形容。

我久埋世埃,幸此拔天风。

应接费耳目,磈磊罗心胸。

有僧本儒家,伴我追云踪。

攀跻不知劳,指引殊未穷。

胡然便语别,问之以涕从。

为渠游兴尽,生我归意浓。

出计无草草,回涂复匆匆。

还此未了缘,邂逅须有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万千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诗中的“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开篇即以宏大的画面吸引读者,接着“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濛”用强烈的动态描写表现了山脉的磅礴气势。

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找到了自我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美感,如“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中的孤独与险峻,转而到“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的多变与丰富,以及接下来的“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等排比句式,更是将自然景物的千姿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山水,还融入了生命力与动感,如“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的生动形象,以及“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中的尖锐与强劲。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不仅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而在后半部分,“我久埋世埃,幸此拔天风”表达了诗人从尘世中解放出来,与大自然合一的喜悦。紧接着“应接费耳目,磈磊罗心胸”则描绘了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有僧本儒家,伴我追云踪”中的“僧”与“儒家”可能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而“攀跻不知劳,指引殊未穷”则表明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全诗在最后以“胡然便语别,问之以涕从”和“为渠游兴尽,生我归意浓”结束,表现出一种既有所得又带着一丝淡定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精神的自由与超脱,是对自然美和人生智慧的一次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280)

杜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詹世显老丈舂米为赠时有张老之子携其父诗求月助即以詹米转馈之詹丈以诗送米和其诗

归来两见春载耜,老矣陈人愧髦士。

书生活计常若拙,瓶粟屡空固其理。

石庄好义无不为,独将饱腹念朝饥。

担石赪肩米叩户,要转儿啼成欢嬉。

此赐何敢望此老,况有新诗非草草。

再拜为之惊且惭,锦章玉粲斗新好。

我贫犹有稻粱谋,更有贫士需麦舟。

为君乞与君然否,乐施曷计谁家留。

形式: 古风

三月某日有感而书

敏不可恃,钝宜自强。诗酒荒嬉,恐暴汝良。

我日衰惰,赖汝以张。安肆日偷,古训洋洋。

我与伯氏,短檠夜书。矻矻待旦,我所不如。

每一念之,抆涕痛乎。嗣而昌之,其后人欤。

形式: 四言诗

和讷斋题晓山亭

理粲万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讨。

露气澄澈,净不容扫。瑟瑟风松,剪剪烟筱。

甘梦未觉,一声晨鸟。恐随宾送,岁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际飞鸿,健翮矫矫。

一念既彻,何远不到。我卷我书,岂其弗考。

万动纷起,万虑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奥。

随寓随得,靡间昏晓。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独燎。有临泰华,或视以渺。

山岂不崇,乃见之小。扁亭者谁,有揭斯表。

形式: 四言诗

耕甫归书约信二字为别二首(其二)

实之谓信,言巽行果。言有不实,自丧厥我。

谁其掩之,不善已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形式: 四言诗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