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登陆池楼

成陆成池嘘吸间,是谁梦里得其端。

茫乎世界虚空立,到此人生束缚宽。

潮色龙边涂月湿,卿心雁外抱云寒。

明朝又踏桃源去,所可忧兮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陆地与水域之间变换,梦境中谁领悟了这奥秘。
茫茫世界仿佛独立虚无,来到这里,人生的束缚似乎变宽了。
潮水映照着龙边,月光浸湿了涂鸦,你的心在雁阵之外,怀抱寒冷的云烟。
明天又要踏上桃源之旅,唯一忧虑的是前行之路艰难。

注释

成陆:指陆地。
成池:指水域。
嘘吸:比喻变化无常。
端:奥秘,关键。
茫乎:广阔无垠的样子。
虚空立:独立于虚无之中。
潮色:潮汐的颜色。
龙边:可能指江边或有龙的神话之地。
涂月:被月光照亮的水面。
抱云寒:形容心怀悲凉。
明朝:明天。
桃源:理想中的乐土,隐居之处。
行路难:指旅途艰辛。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的陆池楼上所见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成陆成池嘘吸间"中的“嘘吸”指呼气与吸气之音,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大自然中与宇宙息息相关的心境。

接着的"是谁梦里得其端"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个美好景象是否真实存有的疑惑,仿佛一切都是梦中的幻影。

第三句"茫乎世界虚空立"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世界时的感慨,世间万物皆为空谷之声,而人类在这宇宙中所占据的地位微不足道。紧接着"到此人生束缚宽"则转而表明,虽然世事如梦,但到了这个地方,诗人的心灵得以解脱,摆脱了尘世的羁绊。

第四句"潮色龙边涂月湿"中的“潮色”形容湖水随着潮汐的变化而变幻其色彩,“涂月湿”则描写了月光被湖水所濡湿,诗人似乎在此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第五句"卿心雁外抱云寒"中的“卿心”指代自己之心,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而“抱云寒”则是形容这种情怀在清冷的云端中寻找慰藉。

最后两句"明朝又踏桃源去,所可忧兮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于明日将要继续前行的决心,以及对未知道路的担忧。这里的“桃源”通常指代理想中的美好之地,但在此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陆池楼上所见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个人的位置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周叔恭远游

过眼不知骑马几,低头何啻问鸡三。

旧游巷陌春风扫,新插田畴夏雨甘。

白首学从无季子,青山招隐有淮南。

人生共落三千界,未去嗔痴且去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读陈公孟等伏阙书

世故相驱入市蓝,无情公用亦难堪。

温乎此岂神人肯,群也其如祖父惭。

午夜天狐摇北斗,东风雨射满江南。

青山白叠仙吟处,岂不酣酣战阿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寄贤斋

自从一掺去三千,尺宅抛来喜中年。

每叹圣贤风泯矣,可怜母子日萧然。

悠悠兰老离骚国,渺渺花开阳艳川。

九月不能应十月,挂书一束放翁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梅溪徙居吾乡北山下(其二)

故人为籴罢,薄日杖藜明。

天外飞鸿影,山中落木声。

一枝栖月静,万事付云轻。

只指梅花畔,留桥略彴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