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图

三百六十之羽毛,谁称慧鸟善呼号。

绿衣使者雪衣女,此外能言是寒皋。

寒皋断舌偏言巧,其音咧咧匪嘈嘈。

画工亦爱禽对语,乐意相关图尔曹。

休嫌著墨一为甚,三五成群取数多。

夕阳牛背栖未稳,绿阴影里乐如何。

客来彷佛闻茶唤,裹物也防验碧荷。

神自瞿瞿机跃跃,毋乃屏风叫八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鸲鹆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鸲鹆这一鸟类的独特魅力与生活场景。

首先,诗人以“三百六十之羽毛”开篇,巧妙地将鸲鹆的羽毛数量与自然界中的多样性相联系,暗示了鸲鹆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接着,“谁称慧鸟善呼号”,通过设问引出鸲鹆的智慧与鸣叫能力,为后文的描述埋下伏笔。

“绿衣使者雪衣女”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鸲鹆分别比作穿着绿色外衣的使者和披着白色羽毛的女子,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外貌特征,同时也赋予了它们某种神秘而优雅的形象。

“寒皋断舌偏言巧,其音咧咧匪嘈嘈”则进一步展示了鸲鹆的鸣叫声,既不单调也不嘈杂,而是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技巧,仿佛在寒冷的水边,用其婉转的声音表达着内心的情感。

“画工亦爱禽对语,乐意相关图尔曹”表达了人们对鸲鹆之间交流的喜爱,以及将其作为绘画主题的趣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休嫌著墨一为甚,三五成群取数多”则从侧面反映了鸲鹆的生活习性,无论是单独还是成群结队,都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展现出其社会性的特点。

最后,“夕阳牛背栖未稳,绿阴影里乐如何”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鸲鹆在牛背上休息的画面,通过夕阳与绿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客来彷佛闻茶唤,裹物也防验碧荷”则通过想象,将鸲鹆的鸣叫声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如茶声与碧荷,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神自瞿瞿机跃跃,毋乃屏风叫八哥”以鸲鹆与八哥进行比较,突出了鸲鹆在鸣叫技巧上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鸲鹆艺术表现力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鸲鹆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生态之美,还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门人陈植青入泮

读书不为名,今人与古比。

读书亦为名,都从采芹始。

少小从予游,及门推质美。

果处囊中锥,颖脱便如此。

尔看马空群,一发直千里。

勿以著初鞭,而画半途止。

古来范子期,重任秀才起。

小就而大成,吾将拭目俟。

形式: 排律 押[纸]韵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

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

同是萱零苫块者,江亭挥手倍凄然。

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

臭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

风雨无间清课事,敲棋煮酒又茶煎。

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

鹿岛波平春水绿,故人西望买归船。

万里晴航送君去,清风明月惹情牵。

天涯此后谁知己,殊嗜酸咸且自怜。

珍重窗西时剪烛,心交记取海云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客持图索句图中日出潮上童子吹箫当潮而立画工以是箫世号品箫同音附会名为当朝一品指日高升图予即其寔景题之

东君渡出水迢迢,水上银山万里遥。

惊绝奇观图两大,沧海日兮浙江潮。

童子何知空依傍,苍茫独立最高标。

回澜不射肃王箭,鞭石不遇始皇桥。

当潮指日高升处,万籁无声自歌谣。

造化原来亦一物,清浊吹嘘入管箫。

有人解得呼吸意,一任凌波上碧霄。

五色阳精千顷浪,风云际会看龙跳。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