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波涛与邓林相接,鱼鸟长久地飞翔或沉没。
一旦成为过去,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内心的情感。
高山失去了崇高的身影,流水失去了知音的共鸣。
泪水流尽在东阁之外,归来时只有一把破旧的琴陪伴。

注释

邓林:古代神话中的神木,此处象征着遥远或永恒。
陈迹:过去的遗迹,指不再新鲜的事物。
景行:比喻高尚的行为或品德。
知音:理解自己、能共鸣的朋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岁月和旧友深情怀念的诗句。"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和悲凉。"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表达了自然景观的改变以及与旧友的隔绝,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则是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和情感的打击后,心中充满了悲伤,不得不离开那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地方。即使回到过去的居所,也只能面对一把已经破旧的古琴,这一切都象征着往昔时光的不可复返和个人情感世界的破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二)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长。

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绛城

文公恢霸略,征讨辅周衰。

奕世为盟主,诸侯听会期。

山河表里在,朝市古今移。

欲访虒祁处,乡人亦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其三)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泉路幽无底,鱼灯暧不明。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