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惠示榕桥精舍二十四诗借首篇韵赋一首

春谷因榕费苦吟,为怜夹道绿阴阴。

身藏岩涧风霜老,名入图经岁月深。

北客未知题咏少,南州莫向字书寻。

莺啼庭叶曾留句,独有河东柳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谷中榕树的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感慨。首联“春谷因榕费苦吟,为怜夹道绿阴阴”以“费苦吟”表达诗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夹道绿阴阴”描绘出榕树在春谷中的茂盛景象。颔联“身藏岩涧风霜老,名入图经岁月深”运用拟人手法,将榕树比作历经风霜的老者,其名声深藏于图经之中,暗示其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底蕴。

颈联“北客未知题咏少,南州莫向字书寻”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指出北方的客人可能不了解榕树的诗文之少,而南方的人们也无需在字书中寻找榕树的踪迹,言外之意是榕树的美与价值已深入人心,无需文字记载。尾联“莺啼庭叶曾留句,独有河东柳赏音”以莺啼庭叶象征榕树的生机与活力,点明了榕树不仅被自然界的生物所欣赏,更是得到了诗人林希逸的赞美,其中“河东柳”可能是指另一位诗人或文学作品中的柳树,以此来强调榕树的独特之处和其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榕树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合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僧雪岑诗

本自无须学撚须,此于止观事何如。

诗家格怕无僧字,圣处吟须读佛书。

得趣藕花山下去,逃名枯木众中居。

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范月溪欸乃集

欸乃溪干入听时,忽传新集到柴扉。

自惭我老眠云惯,遥羡君吟弄月归。

正始馀音何寂寞,四灵苦思尽光辉。

当行家数今谁是,消得渠侬论锦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徐咨议总管(其一)

美矣军咨议,元戎喜借留。

吟多磨盾鼻,心久折刀头。

梅日相求去,花时寄别愁。

天风题石处,从此梦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徐咨议总管(其二)

括要翁精训,君于翁又贤。

吟工如射巧,稿富已刊传。

资格宜分竹,功名早著鞭。

从军诗更好,因雁寄溪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