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花当日未成蹊,已有幽禽语翠微。
楚峡行云空入梦,秦台鸣凤要同飞。
仙家长若三春好,人境何知万事非。
访问丘园荒旧迹,却应回首悔来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首联“桃花当日未成蹊,已有幽禽语翠微”以桃花未形成小径,却已有鸟儿在翠绿的山林中鸣叫,暗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的自由自在。颔联“楚峡行云空入梦,秦台鸣凤要同飞”运用楚地和秦台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梦境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
颈联“仙家长若三春好,人境何知万事非”则将仙境与人间对比,强调了仙境的美好与永恒,同时也揭示了人世间世事无常、是非难辨的现实。尾联“访问丘园荒旧迹,却应回首悔来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反思,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自省,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复杂情感,具有浓郁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缓辔到禅扃,高谈得细听。
茗花泛轻碗,烟篆度虚棂。
门外云千片,轩中水一瓶。
我来无好语,留此待丹青。
几日陟云烟,危峰懒著鞭。
聊将临别意,为我谢悠然。
路转霞标外,云开绶带前。
几层山底屋,一线竹间泉。
洞口石孤耸,岩头峰倒悬。
故应风雨际,行子总回鞭。
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
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
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
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