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踏莎行·秋景》由清代诗人杨澈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凄凉而静美的画面。
开篇“短巷寒砧,孤城画角”,以寒砧声和画角声渲染出秋日的冷清与孤独,寒砧声是妇人捣衣的声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画角声则是古代军队吹奏的号角,此处用来表现边塞的孤寂与战争的遥远。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凄凉氛围。
接着“嘹嘹征雁沙头落”,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雁阵在沙洲上落下,它们的叫声在空中回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含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
“断桥秋思不堪闻,被风吹入深深阁”中,“断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秋思难以言表,被风带入深深的阁楼之中,仿佛将人的思绪也带入了幽深的回忆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
下片“细雨梦回,绿罗衾薄”,细雨蒙蒙,梦境醒来,绿色的丝绸被单显得格外轻薄,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情感的细腻,雨后的清新与被单的柔软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柔情与哀愁。
“夜阑灯晕寒生幕”,夜深了,灯光昏黄,寒气透过帷幕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寒冷,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凄清感。
最后“重门寂寂掩黄昏,梧桐叶上偏萧索”,黄昏时分,重重门户紧闭,梧桐树叶在微风中飘落,显得格外萧瑟,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深秋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