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二)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来多。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梅花早晨的露水沾湿了朝服,靴子上也积满了尘土,曾经穿着官服在延和殿应对政务。
已经很久没有戴角巾,寻找起最初的平民装扮,华丽的锦帐不再是我留恋的地方。
能静心读书的人世间稀少,不如意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多不胜数。
大半生默默无闻,只因我过于迂腐宽厚,直到垂暮之年才惊觉时光匆匆流逝。

注释

梅醭:指梅花上的白气,象征早春的清新气息。
细仗:官职低微的仪仗,代指官场生涯。
延和: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角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象征隐居生活。
锦帐:华丽的床帐,比喻富贵生活。
半生寂寂:形容一生平淡无奇。
迂阔:指行为不合时宜,过于古板。
岁月蹉:形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衣物陈旧、书籍阅读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起床后,发现自己的衣物已经布满了灰尘,而过去穿过的鞋子也已经破旧。这不仅是对物质陈旧的一种描写,更是时间流逝的无声见证。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他提到自己早已不再穿着过去的衣物,并且认为没有必要留恋那些已经陈旧不堪的东西。

"能读书人天下少,"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能够静心阅读的人才难寻的感慨。在那个时代,能够安心读书的人确实不多,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动荡。

"不如意事古来多。" 这句话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不顺遂人愿之事的一种总结。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沉默与孤独中度过的反思,以及到了晚年才突然意识到光阴似箭、时不再来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一)

向来文字擅中朝,留落而今赋大招。

才子左迁追屈贾,相君高蹈友松乔。

山行或与樵争席,涧饮聊将掬代瓢。

借使终身无一事,亦令千载仰孤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建安章南举投赠

薄有田园兴,闲挑草木情。

殷勤美年少,存问老书生。

晚觉论心少,谁堪歃血盟。

吾衰得吟友,不惮揽衣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太渊二首(其二)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太渊二首(其一)

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

漏名左相门首客,占籍愚公谷里人。

上知岂无千虑失,下官惟有两眉颦。

史臣传与颂台谥,未抵杯中物切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