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有田园兴,闲挑草木情。
殷勤美年少,存问老书生。
晚觉论心少,谁堪歃血盟。
吾衰得吟友,不惮揽衣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年轻时期美好记忆的珍视。在询问老一辈书生关于过去事宜的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誓言的尊重。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对人生简单乐趣的欣赏,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薄有田园兴”透露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闲挑草木情”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情感寄托。"殷勤美年少,存问老书生"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通过与前辈交流来了解历史和知识的愿望。
“晚觉论心少”则是一个转折,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有限的人生。"谁堪歃血盟"则是对于誓言和承诺的重视,这里的“歃血盟”指的是古代结盟时喝下彼此的血液以示诚信的严肃行为。
最后,“吾衰得吟友,不惮揽衣迎”表达了诗人在年老时仍能找到朋友相伴,以及不惧怕寒冷(“揽衣”意指因寒冷而裹紧衣服)也要去迎接朋友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即使在年龄增长、体力衰退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
漏名左相门首客,占籍愚公谷里人。
上知岂无千虑失,下官惟有两眉颦。
史臣传与颂台谥,未抵杯中物切身。
秃翁无物可将行,在野安能致鲁生。
曾伏端门攻鬼质,始知中垒是宗英。
君如丹凤鸣尤伟,彼化黄熊罪尚轻。
田里诵言仁圣悔,天其或者再升平。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