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有感(其四)

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厌恶河边的柳树,它的青丝又如此茂盛。
在愁苦中看着自己的鬓发,竟未察觉岁月已悄悄染上白霜。

注释

憎却:厌恶,不喜欢。
堤边柳:河边的柳树,象征着离别或哀愁。
青丝:指代乌黑的头发,象征青春和活力。
暗中霜:比喻悄然逝去的时光和衰老。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自我情感的深沉体验。"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一句中,"憎却"表现出诗人对堤边柳树即将消逝的不舍之情,而"青丝复尔长"则暗示了时光流转、生命不断向前。柳树在春天繁茂生长,而诗人心中的愁绪也随之增长。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一句,"自怜"表明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伤和不满,"愁里鬓"则指的是因长时间的忧愁而导致的头发早白,而"不觉暗中霜"则是说在不知不觉中,年华已经悄然流逝,如同晨露凝结成霜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春宵有感(其三)

百念今何女,何年遂大刀。

瑶池春不老,谁复敢偷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春宵有感(其二)

安得安期枣,如瓜恐不然。

楚江萍似斗,泰华藕如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春宵有感(其一)

春夜常如岁,何妨秉烛嬉。

百花俱中酒,万竹自吟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春宵酌雨

更无半点海棠飞,一听黄莺雨里啼。

啼得碧坛红药破,淡烟芳草满长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