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侍中翠微书舍十解

环池皆名山,山深积苍翠。

长夏晴雪飞,无云亦阴翳。

清秀日凝结,钟作人中英。

筑庐兹山下,藏修敛辉声。

韦编富五车,牙签盈万轴。

岚光入绮疏,芸香绕林麓。

屋头有流水,时作幽琴鸣。

掩卷欲细听,风移过前楹。

独有对面峰,千岁色不改。

举头每见之,心期良有在。

端坐肆翻阅,静心玩古今。

遥遥莘野志,沉沉梁甫吟。

时来不可止,囊锥颖终脱。

决策当大廷,魁名独先夺。

词垣暨南宫,终岁知几迁。

致君尧舜上,步武夔龙间。

遂令四海人,延颈望陶冶。

愿比触石云,崇朝雨天下。

时序迅若箭,勋业宜早修。

功成身退日,归伴赤松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侍中翠微书舍的环境与主人的学识、志向和抱负。诗中以“环池皆名山,山深积苍翠”开篇,描绘出翠微书舍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山峦叠翠,景色宜人。接着,“长夏晴雪飞,无云亦阴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宁静与清幽,即使在夏日晴朗之时,也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清秀日凝结,钟作人中英”赞美了这里的山水之美,如同凝聚了天地精华,孕育出了杰出的人才。黄侍中选择在此筑庐藏修,不仅是因为环境的清幽,更因为这里能激发他的智慧与灵感。

“韦编富五车,牙签盈万轴”运用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黄侍中的博学多才,书籍堆积如山,知识渊博。接下来的“岚光入绮疏,芸香绕林麓”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舍内书香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和谐景象。

“屋头有流水,时作幽琴鸣”将自然界的水声比作琴音,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掩卷欲细听,风移过前楹”则展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与书卷之中的状态,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细腻感受。

“独有对面峰,千岁色不改。举头每见之,心期良有在。”诗人借对面不改颜色的山峰,表达了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和理想。接下来的“端坐肆翻阅,静心玩古今”,则强调了黄侍中在书斋中潜心阅读,穿越古今,寻求真理的精神。

“遥遥莘野志,沉沉梁甫吟”引用古代贤士的典故,表达了黄侍中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和追求。“时来不可止,囊锥颖终脱”则暗示了机遇的到来,黄侍中终将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抱负。

“决策当大廷,魁名独先夺”描绘了黄侍中在政治舞台上的雄心壮志,最终成为领袖人物。“词垣暨南宫,终岁知几迁”则展示了他在文坛上的成就与变迁。

“致君尧舜上,步武夔龙间”表达了黄侍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君主达到更高的境界,与古代贤臣并肩。“遂令四海人,延颈望陶冶”则预示了黄侍中将对国家和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愿比触石云,崇朝雨天下”表达了诗人对黄侍中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的赞美,希望他如同触石云一般,能够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天下。“时序迅若箭,勋业宜早修”提醒人们时间宝贵,应尽早建立功勋。“功成身退日,归伴赤松游”则预示了黄侍中在事业成功后,将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黄侍中翠微书舍及其主人的描绘,展现了其深邃的学识、高远的志向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思平侍书归省

风号江浦冬,雁落秦淮晓。

有客将远归,秣马涉长道。

峨峨天台山,遥接蓬瀛岛。

赤霞覆其巅,祥光耀穹昊。

伊人禀灵秀,毓质钟神造。

一举擢巍科,筮仕及年少。

待诏金马门,侍书丹凤沼。

三年瞬息过,瞻云介怀抱。

陈情达九重,归兴入毫杪。

霜枫缬晴绮,寒梅散冰缟。

交辉绚锦袍,喜映慈容好。

形式: 古风

送陆伯瞻主事使朝鲜

皇明受天命,海静波不惊。

一统大无外,万国皆来庭。

圣人坐法宫,端拱思穆清。

朝鲜古名国,畏天慕仪刑。

仁贤遗德化,礼义为干桢。

至今数千载,文献犹足徵。

陆君汉臣裔,儒林蚤蜚英。

星轺奉丹诏,使节下青冥。

殊方固云远,王事式有程。

朔风袭重裘,祖道列都城。

橐金岂足羡,专对夙所能。

相期圣化宣,庶以承家声。

形式: 古风

题薛孟式沧湾渔舍

荣名非夙愿,幽贞素所服。

冲怀绝外纷,结庐沧江曲。

凉薰生密荫,时雨涨新渌。

水煖鳜鱼肥,生涯一竿竹。

得鱼不思鬻,瓮头酒初熟。

击鲜旋篘醇,雅趣聊自足。

人生贵有适,无为浪奔逐。

咄此终吾身,悠然矢弗告。

形式: 古风

和滕至刚韵兼简顶玄极长老二首(其一)

落落星悬晓,依依柏傲林。

文章千古事,湖海十年心。

一别巴川远,重逢岁月深。

旧交谁在眼,惟子最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