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林寺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佳山路并不遥远,世俗的伴侣到这里通常很少。
到了傍晚云雾缭绕的时候,我们相互看着,又想回家了。

注释

佳山路:一条优美的山路。
俗侣:平常的伴侣,指非隐士的人。
稀:少。
烟霞暮: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景色。
相看:彼此对视。
归: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道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林寺所在之佳山的赞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人文活动有着较为频繁的观察。

接着,“及此烟霞暮”一句,描绘出诗人在傍晚时分,烟霭迷蒙、霞光缥缈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烟霞暮”,不仅是时间的指示,也营造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

最后,“相看复欲归”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之中,与同行者相视,心生归意的情感。这里的“相看”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安详的情绪,而“复欲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风景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山路、俗侣、烟霞暮以及相看复归等元素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山寺游历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和世间万象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湘南即事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登高回乘月寻僧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塞上曲二首(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