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送刘克让先生之沛县邑庠

高台峥嵘凌空开,下瞰丰沛何雄哉。

群山蜿蜒起东北,猛势飞度青徐来。

芒砀前临如却据,行人犹指龙潜处。

只今龙去三千霜,汉家事业烟苍苍。

山东日落海天阔,大风自起云飞扬。

沛中故迹今如此,惟有高台未倾圮。

送君去兮空浩歌,江南三月春色过。

姑苏台前一杯酒,落花漫漫芳草多。

渡江水远山嵯峨,它时相思情奈何。

情奈何,将焉歇,君当忆我姑苏之夕阳,我当望君歌风之明月。

缄书共达长淮流,两地因之慰离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歌风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开篇以“高台峥嵘凌空开”展现歌风台的雄伟气势,接着“下瞰丰沛何雄哉”一句,不仅描绘了俯瞰丰沛的壮观景色,也暗含着对历史的回顾。群山蜿蜒,猛势飞度,芒砀山前仿佛龙踞,这些都是对歌风台周围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厚重与力量。

“只今龙去三千霜,汉家事业烟苍苍”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汉家事业的追忆与感慨。山东日落,海天广阔,大风自起,云飞扬,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象征着历史的波澜壮阔。

“沛中故迹今如此,惟有高台未倾圮”则将视线拉回到现实,对比历史与现状,强调了歌风台作为历史遗迹的独特价值。最后,“送君去兮空浩歌,江南三月春色过”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同时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溪云画竹

唐人画竹推绝伦,辋川真为竹写神。

笔端抽出钩锁法,片片剪落湘云春。

澄清亦得此君意,金错刀成世争贵。

数叶萧疏玉一枝,凤毛龙角誇雄丽。

张君画竹何人传,落墨往往宗辋川。

佳人天寒翠袖薄,满堂飒飒生风烟。

平生跌宕不羁迹,尤与此君情莫逆。

大娘剑器张颠书,奇妙自与常人殊。

兴来大叫数纸尽,赤手探得骊龙珠。

君今骑鲸蹑云衢,百年真迹绝世无。

尔从何处得此图,重价自合倾名都。

我来为尔赋长句,诗成总是江南趣。

醉挥如意按节歌,不知击折珊瑚树。

形式: 古风

题梅庄卷

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

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

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别来倏忽流光改,夙昔閒情竟何在。

美人家有梅花庄,十里素香春蔼蔼。

九龙山下三泖东,浑似西湖水月中。

市上红尘飞不到,玉妃别下广寒宫。

归心便趁东风起,飞度湖山万花里。

狂歌唤取缟衣仙,兴捲吴淞半江水。

青灯照我客舍寒,归计其如行路难。

花前胜赏仍负却,坐惜春深香粉残。

人生百岁浑如寄,还省旧游怜久弃。

题诗为赠梅庄人,目极瑶英缈天际。

形式: 古风

白云窝

道人昔隐吴山麓,檐下常留白云宿。

道人今住钟山西,半櫩思借白云栖。

吴山钟山相对起,江水江花三百里。

多情惟有故山云,长日氤氲落窗几。

窗几白云看渐多,道人身在白云窝。

兴来击碎铁如意,翻作青天白日起。

青天云起知多少,笑指蓬莱山石小。

沧溟弱水一杯中,咫尺扶桑海光晓。

我生本是无心人,叨入青琐陪朝绅。

平生无限江海趣,白云常与情相亲。

偶来假榻云窗卧,满屋白云寒欲堕。

横江孤鹤一声秋,枕上黄粮忽惊破。

形式: 古风

赠赵丹林先生

晋唐以来善画者,北苑神妙超古今。

咸英韶舞既兴作,世间凡乐皆哇淫。

丹林赵君抱画癖,毫端彷佛窥其室。

匡庐南走控祝融,泰岱东撑压溟渤。

兴来信手势若飞,屼嵂纵横满高壁。

自从携家隐五湖,葛巾芒屦侪樵渔。

或时落笔益奇绝,往往探夺骊龙珠。

江南巨室争购得,一纸不惜千缗储。

君今冉冉迫垂老,君画从兹愈当宝。

我有素缣雪花皎,烦君精意一挥扫。

回取商岩貌惟肖,明廷恐欲求师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