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其二十六)

善者多魔自古今,佛魔一体只空心。

心迷不觉悭成贼,心悟回头便舍金。

莫怪迷心心怕贼,贼心对面也难寻。

三途地狱因斯得,奉报须防仁不仁。

不是道人先注脚,免他来喜去沈吟。

一年三百六十日,梦想颠倒不曾息。

耳闻眼见善庵名,更莫邪言喧戏剧。

思量生死大惊神,唯了本心称第一。

暂时忽听本无心,解脱沉沦千万亿。

寄语诸人莫蹈虚,勾阑不稳莫稍依。

莫令堕入深坑下,未免先当说与伊。

来往任观心不住,声香味触且随时。

孤峰独特谁为伴,尘世忙然我道奇。

形式: 偈颂

翻译

自古以来,善良的人常被迷惑,佛与魔其实都源自一颗空灵之心。
心若迷失,不知满足就成了盗贼;心若醒悟,立刻就能放下贪念。
不要责怪心被迷惑,因为连贼的心都难以察觉。
三途地狱由此产生,回报他人时要防备是否出于仁慈。
并非道人先设下陷阱,而是要避免他人陷入沉思或困扰。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们日夜梦想,颠倒黑白未曾停歇。
听到善庵之名,就要避免邪恶言论和戏谑行为。
思考生死大事会让人震惊,唯有明白本心才是首要。
忽然领悟到无心之境,能从千万困境中解脱。
提醒大家切勿虚度,生活中的诱惑不可轻易依赖。
不要让自己落入深渊,预先告知他人是必要的。
来来往往,随心所欲,但感官享受要适可而止。
我独自站在高峰,世间忙碌,我的道路却独特。

注释

善者:善良的人。
魔:迷惑。
空心:空灵之心。
心迷:心迷失。
悭:吝啬。
贼:盗贼。
心悟:心醒悟。
舍金:放下贪念。
三途地狱:佛教中的三种恶道。
斯:此。
仁:仁慈。
道人:修行之人。
注脚:设陷阱。
沈吟:沉思。
梦想:日夜梦想。
颠倒:黑白颠倒。
善庵:善的居所。
邪言:邪恶言论。
戏剧:戏谑。
生死:生与死。
大惊神:使人震惊。
本心:本性。
无心:无执着之心。
解脱:解脱困境。
千万亿:无数。
诸人:众人。
蹈虚:虚度。
勾阑:诱惑。
深坑:深渊。
说与伊:告知他人。
声香味触:感官享受。
随时:适当时机。
孤峰:孤独的高峰。
道奇:独特之道。

鉴赏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五)

颠倒梦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独坐。

不曾相见与相亲,祇么巍巍迎达磨。

东西露柱满添汤,南北石头快推磨。

到与不到俱吃茶,万里清风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达磨达磨真老婆。

多时寻觅觅不见,却来草里念摩诃。

几年相伴急走过,新罗低头觅不见,举首又蹉过。

今日无知知,不是强扬播。

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祸。

四七二三不立形,历劫三祇祇这个。

从古迄今食不餐,肚胀气均常不饿。

伤嗟捉月夜猿痴,往复疲劳多退堕。

不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师子子,不消多,直下无心唱哩啰。

拈却眼来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禅河。

无量劫来风泡子,至今汩没和巴歌。

稽首宝积佛,敬礼阿弥陀。

普庵此来无个事,大家相劝演若多。

元来不识头依旧,何须苦苦更波波。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四)

圆应牛,经劫没人收。若不遇人,虚度春秋。

如今横穿鼻孔,水草皆休。有时放,有时收。

随分纳些些,自性优游。

独奈何,劳别讨,混迹应不迷流。

不许犯他苗稼,也不犁他田丘。

饱饮雪山肥腻,一顿更不他求。

眉毛眼睫,动转绸缪。试问沩山水牯牛,有甚风流。

向左膊上书字,著甚来由。

任你千般引□,不肯回头。

不如卧云枕月,运气常周。

假使银蹄金角,气射斗牛。居吾腹内,不得出头。

吞底乃刀山剑树,业到解散枯髅。

谁知体如巨海,妄起浮沤。风击沤生,沤灭何愁。

湛然智海喻真牛,圆应头头岂用修。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三)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金刚作眼,鼻孔辽天。言谈讽咏,草木皆鲜。

钦风久矣,偶睹惠然。如天甘露,沃我心田。

希有希有,世外金仙。老婆心切,示我窥鞭。

自知本有,久被尘缠。普光明殿,海印俱全。

弥勒阁中,了了何言。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一毫头上,妙绝偏圆。含融法界,本体现前。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一)

如如方契色非空,若也解空空非色。

十二部诠如说梦,百千万佛若空花。

涅槃生死杳无踪,本来面目非非相。

大开喜舍破微尘,了取功勋无尽藏。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