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外史歌

空同外史清都客,吸景餐霞炼精魄。

误落尘世八千年,回首仙山云雾隔。

自言曾师广成子,为掌外庭称外史。

记得轩辕问道时,拜跪坛前月如水。

大布宽衫著双屐,千里遨游如咫尺。

曳杖狂歌吴市门,卖药独走金陵陌。

金陵陌上相识多,水楼月榭随经过。

有时醉卧冶城馆,有时静坐钟山阿。

我识冰颜今十载,夜与烧灯论物外。

五更鼻息如雷鸣,忘却天地和身世。

外史去来无定期,出门便不知所之。

松斋阒寂三日雪,待子一笑同掀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崆峒外史歌》由明代诗人释宗泐创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空同外史”的仙人形象,其生活于尘世之中,却心系仙界,追求长生不老之道。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这位外史的超凡脱俗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空同外史清都客,吸景餐霞炼精魄”点明了外史的身份与追求,他居住在仙境之中,以日月之精华滋养身心,修炼精神。接着,“误落尘世八千年,回首仙山云雾隔”则表达了外史虽身处人间,但心系仙界,与尘世有着千年的距离感。

“自言曾师广成子,为掌外庭称外史”一句,揭示了外史曾经跟随广成子学习,掌握了外庭的掌管之术,进一步凸显了他的非凡身份与能力。接下来,“记得轩辕问道时,拜跪坛前月如水”通过引用古代历史事件,展现了外史与古代圣贤之间的交流,增加了故事的历史厚重感。

“大布宽衫著双屐,千里遨游如咫尺”描绘了外史穿着朴素,却能轻松地远行千里,如同近在咫尺,体现了他的逍遥自在。而“曳杖狂歌吴市门,卖药独走金陵陌”则通过对比,展示了外史在世俗中的行为,既保持了自我,又融入了人间烟火。

“金陵陌上相识多,水楼月榭随经过”描述了外史在金陵的社交活动,与众多朋友交往,享受着月下的水楼与月榭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接着,“有时醉卧冶城馆,有时静坐钟山阿”则进一步展现了外史的生活情趣,无论是醉酒后的放松,还是静坐山间的沉思,都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最后,“我识冰颜今十载,夜与烧灯论物外”表明了诗人与外史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五更鼻息如雷鸣,忘却天地和身世”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外史在梦中与现实的融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超凡魅力的外史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与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

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

形式: 古风

度关陇

陇头流水关山月,月色凄凉水呜咽。

今古征人尽断肠,野客经过亦愁绝。

连林二月冰不开,猛虎一吼苍崖裂。

鹦鹉能言好寄书,心事茫茫向谁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赋梅驸马清白轩

公家大府临紫陌,行马当门森画戟。

华馆香凝锦绣帷,此轩何事名清白。

轩内琴书清几席,轩前池水涵虚碧。

退朝归来白日閒,燕坐忘言心自适。

不似金张许史家,斗鸡走马相矜誇。

美人半醉弹琵琶,银烛夜夜烧彤霞。

关西昔有杨夫子,清白传家照青史。

公今富贵当盛年,独抱遗风有如此。

山之高兮益穹窿,水之深兮更清泚。

丈夫勋业在青冥,岂独传家清白耳。

形式: 古风

题天童万松图

小白市,太白峰,二十里松居其中。

一径阴阴翠羽盖,半空矗矗苍髯龙。

太白之峰分九陇,壮哉千古之佛宫。

香云不动梵呗合,楼阁倒影清池空。

左庵昔年此说法,山谷荅响撞钜钟。

只今九重城里住,梦魂夜夜鄞江东。

钱塘有客曰王蒙,为君写此千万松。

座间惨惨起阴雾,屋底䬃䬃生清风。

何来禅子松下度,长衫大笠携一筇。

亦有驺从三四公,青林路口衣裳红。

我初展卷欲大叫,海上涌出高巃嵷。

云端缥缈下玉童,有路似与天相通。

自怜平生不一到,吁嗟老矣将焉从。

还君此图袖手坐,有目只送南飞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