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

南苑风高水潦收,旋催羽队肃貔貅。

九天鼓吹鸣金镯,万乘旌旄拥翠虬。

马足过时残雪尽,銮声回处朔云浮。

宣威端在承平日,自昔经邦有大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皇帝玄烨的一次大阅兵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壮观的阅兵场面。

首句“南苑风高水潦收”,描绘了阅兵地点南苑的环境,秋风高扬,雨水已退,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旋催羽队肃貔貅”一句,通过“羽队”和“貔貅”这两个形象,既指代了士兵们的行列,也暗喻了军队的威武与纪律严明。

“九天鼓吹鸣金镯,万乘旌旄拥翠虬”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阅兵的宏大场面。九天之上的鼓乐声如同金镯碰撞发出的响亮声音,而皇帝的车队则由旌旗和翠色的龙形装饰簇拥,展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马足过时残雪尽,銮声回处朔云浮”描绘了阅兵过程中,马蹄踏过,积雪消融,銮铃回响,云雾飘散的景象,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军队行动的迅速与力量。

最后,“宣威端在承平日,自昔经邦有大猷”两句,表达了这次阅兵不仅仅是军事展示,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长远规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展现了大阅兵的壮观景象及其背后的政治寓意,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强盛和军事力量的重视。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东青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

轩昂时作左右顾,整拂六翮披霜翎。

期门射生谙调习,雄飞忽掣黄绦铃。

劲如千钧激砮石,迅如九野鞭雷霆。

原头草枯眼愈疾,砉然一举凌高冥。

万夫立马齐注目,下逐鸟雀无留形。

爪牙之用安可废,有若猛士清郊坰。

晾鹰筑台存胜迹,佳名岂独标禽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曩因见雁念征南将士曾题截句今禁旅凯旋闻雁再作

上林秋晓净烟霏,每听征鸿忆授衣。

此日诸军齐奏凯,衔书不用更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黄金台怀古

昭王礼贤士,筑馆黄金台。

矫矫昌国君,奋袂起尘埃。

下齐七十城,声振沧海隈。

汶篁植蓟邱,岂曰非雄才。

遗迹虽榛芜,千载犹低佪。

市骏固有术,贵在先龙媒。

但得一士贤,可以收群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自长城岭至台怀

山行竟日夕,风景一以殊。

万马鱼贯前,宛若登天衢。

云际冠层峰,雪外辨修途。

丛卉未甲坼,寒禽互喧呼。

曲涧响环玦,空籁鸣笙竽。

纵乏绮丽观,烟萝澹相娱。

流览多所欣,未觉道路纡。

五台遥入抱,郁郁诚灵区。

翠微未及上,身已临清都。

佳气惬遐赏,旷怀抗远图。

陶唐此故土,馀泽仍渐濡。

刻玉缅往迹,游河景前模。

载咏蟋蟀吟,遗风今有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