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北虏使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

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

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

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

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旅程从阴山北边开始,漫长道路雨雪连绵。
长城上行人稀少,沙漠中马儿也难以前行。
太阳落入流沙边际,阴暗在瀚海之滨滋生。
刀环在月下闪烁,旗帜顶着霜冻高悬。
围猎中众人合围孤兽,交战时一箭传递讯息。
蒙古包般移动的哨所,烽火不再照耀祁连。
汉军将领手持符节出行,胡人的孩子拉满弓弦。
王昭君回望故土,向南送别出使的大臣。

注释

路始:旅程开始于。
阴山:中国北部的山脉,这里代指北方边疆。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雨雪天:下雨下雪的天气。
长城:中国的标志性防御工程。
人过少:行人稀少。
沙碛:沙漠地带。
马难前:马难以向前走。
日入:太阳落山。
流沙际:沙漠的边缘。
阴生:阴暗开始出现。
瀚海:古代对沙漠或大海的泛称,这里指沙漠。
刀镮:刀柄上的环状装饰,这里代指武器。
向月动:在月光下闪烁。
旌纛:古代军队中的大旗。
冒霜悬:顶着霜冻悬挂。
逐兽:追捕野兽,比喻战争中的追击。
孤围合:众人合围,形成包围圈。
交兵:交战的双方。
一箭传:一箭作为信号传递信息。
穹庐:蒙古包,这里比喻移动的哨所或营地。
移斥候:移动哨兵进行侦察。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信号。
绝祁连:不再出现在祁连山,意味着和平或通讯中断。
汉将:汉朝的将领,泛指中原军队的指挥官。
行持节:手持符节,代表朝廷的权威和使命。
胡儿:对北方游牧民族子弟的称呼。
坐控弦:坐着拉弓,准备战斗,形容戒备状态。
明妃:即王昭君,汉朝和亲公主。
的回面:回头望,带着不舍之情。
南送:向南送别。
使君旋:使臣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将在边疆送别北虏使者的场景,通过对荒凉自然环境的描述和军事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边塞的苍茫与战争的紧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迢迢雨雪天”、“日入流沙际”等,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荒凉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了边疆战士们孤独和艰苦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军事行动的紧迫感和战争的残酷。而“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则凸显了边境战事的危急与生死斗争。最后,“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两句,表现了边塞军将和北虏使者的分别,以及战争背后的离别情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壮阔与苍凉。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送武陵王将军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顾少府之永康

婺女星边去,春生即有花。

寒关云复雪,古渡草连沙。

宿次吴江晚,行侵日徼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烧起明山翠,潮回动海霞。

清高宜阅此,莫叹近天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送韩校书江西从事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

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

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

夕照临孤馆,朝霞发广津。

湖山潮半隔,郡壁岸斜邻。

自此钟陵道,裁书有故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僧归闽中旧寺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

断猿通楚塞,惊鹭出兰桡。

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

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

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

空林容病士,岁晚待相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