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
断猿通楚塞,惊鹭出兰桡。
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
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
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
空林容病士,岁晚待相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福建闽中旧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两句设定了僧人返回旧寺的情境,远离尘世的寺庙坐落在海与山之间,帆船前的落叶飘飞给人以秋日归家的寂寂感。
“断猿通楚塞,惊鹭出兰桡”写出了僧人途经的自然景观,其中“断猿”指的是远处传来的猿啼声,而“惊鹭出兰桡”则描绘了鸟儿飞起的情形,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僧人所经过山水美景的赞叹。
“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两句更进了一步,通过夜晚星辰与波光相映衬,以及晨雾中渡过石桥的情景,表现了僧人的旅途不仅有自然之美,更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则是对僧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寺庙中的钟声提醒着他们的用餐时间,而外面的秋色和寒潮,则映衬出僧人们平淡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
“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写出了僧人所返回的寺庙中,一种岁月静好又略显萧索的氛围。这里的人们都已年迈,而闲置的房间内外,树木也呈现出秋末凋敝之象。
“空林容病士,岁晚待相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关怀和对他们生活状态的一种理解。在空旷的林中,有僧人因病休养,而岁月将尽时,诗人期待着与这些僧人重逢。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生活和山水之美的一种深切感悟。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神州丧贤尹,父老泣关中。
未尽群生愿,才留及物功。
清光沈皎月,素业振遗风。
履迹莓苔掩,珂声紫陌空。
从来受知者,会葬汉陵东。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
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
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
覆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
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
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