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

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

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春之旅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十里湖光放小舟”,开篇即以开阔的湖面和轻盈的小舟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上寻春的旅程。接着,“谩寻春事及西畴”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春天万物复苏景象的期待与探索之心,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在远方田野中的隐秘与神秘。

“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这两句通过江鸥与老农的形象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江鸥似乎对诗人的好奇心有所察觉,选择离去,而老农则以深厚的情感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独自留在这里。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蕴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草木散发出湿润的香气,与细雨交织在一起,九座山峰在晴朗的天空下,其影子洒落在溪流中的美丽景象。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与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下快乐生活的珍惜与肯定,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心中有乐,何处不是乐土,无需过分怀念过去的游乐之地。这不仅是对寻春之旅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一)

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

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

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二)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

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华山下柯秀才家

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

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夜宿无相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