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逾牵羊坂南达伊川坟上

三尺荒坟百尺山,生身慈爱在其间。

此情至死不能尽,日暮徘徊又且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三尺荒坟在高山上,生前的慈爱深藏其中。
这份情感至死也无法消减,日落时分我在墓旁徘徊,又返回来。

注释

三尺:形容坟墓很小。
荒坟:荒凉的坟墓。
百尺山:很高的山。
生身:指亲生父母或养育之恩。
慈爱:深深的爱护和关怀。
至死:直到死亡。
不能尽:无法完全表达或忘记。
日暮:傍晚,黄昏。
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留恋或思考。
且还:暂且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人的画面。诗人站在三尺荒坟前,面对的是百尺高山,坟墓中的亲人曾给予他无尽的慈爱。诗中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即使在日暮时分,诗人仍会在坟前徘徊,不愿离去。这种情感表达得质朴而真挚,展现了宋代理学家邵雍对于生死离别的深刻感悟。整首诗简洁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词哀而不伤的风格。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其一)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其二)

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

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十五日别福昌因有所感

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

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十日西过永济桥

十日西行过永济,时时细雨湿衫衣。

多情会得山神意,犹恐行人欠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