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壮行

朝来白发梳千下,一卷道书眠亦把。

谁是人间无累人,君乃闲中最闲者。

芒鞋短袷坐新秋,不冠不袜轻王侯。

城中馆舍非不美,归心思濯淩溪流。

淩溪流水清如酒,子善为箕孙酌斗。

门前一步是风波,身后千秋我何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首句“朝来白发梳千下”,以白发梳头的日常细节,隐喻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接着,“一卷道书眠亦把”则展现了这位隐士在忙碌之余,仍不忘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宁静与满足。

“谁是人间无累人,君乃闲中最闲者”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位隐士与世俗的疏离,以及他内心的自在与超脱。他不仅在物质上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芒鞋短袷坐新秋,不冠不袜轻王侯”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穿着简朴的芒鞋和短袷,坐在秋天的新凉之中,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轻视权贵,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城中馆舍非不美,归心思濯淩溪流”则体现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与逃离。尽管城中的馆舍舒适宜人,但他内心却渴望回归自然,洗涤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

“淩溪流水清如酒,子善为箕孙酌斗”运用比喻,将流水比作醇酒,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像箕星一样,为子孙后代斟满智慧与美德的酒杯,传递正能量。

最后,“门前一步是风波,身后千秋我何有”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门前一步即可能遭遇人生的波折与挑战,而身后则是历史的长河,个人的存在似乎微不足道。然而,这样的感慨并未让诗人沉沦,反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由、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登大士岩纪事

寒来未试登山脚,积雨初消好行乐。

大士岩前一揖馀,四望风光殊不恶。

川原百里辨纤毫,渚稻皆收野岸高。

人家小梅日皦皦,疏林赤叶风飕飕。

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

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

何来五色罗浮禽,飞鸣下上好其音。

洞天福地不栖息,得无有意来相寻。

朱明洞口华台寺,十九年前山里事。

出山如送入山迎,三人见者今馀二。

岂有他奇副昔闻,巅毛种种日争新。

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

形式: 古风

朱廉斋以张穆之画册索题为作磨痒马歌赠其象郡之行

铁桥老笔多生趣,画马解作痒磨树。

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萧萧首回顾。

兰筋不动尾丝垂,竹耳双高目光怒。

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独何故。

战士场中不一嘶,瑶池可到谁为御。

虽辞衔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损高步。

古今万物一马也,朱公索我为长句。

顿觉风生尺幅间,疏林叶脱天霜露。

海头一州大如斗,骏足骖驔岂堪驻。

何不负图自出圣人前,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

世间岂无伯乐与王良,为君歌此画马章。

形式: 古风

集长寿禅林咏西番莲花歌

西方佛有青莲眼,西番花有青莲产。

朱丝作蔓碧玉英,缭绕疏篱意何限。

世间只尚紫与黄,此花无色能久长。

百花香者争高价,此花不售自开谢。

唯有幽人最惬怀,竟日盘桓倚僧舍。

形式: 古风

送胡韶先归南昌

惆怅为此别,寸心安可言。

如何相见来,落落三十年。

长为贫贱不足恨,乾坤黯淡多烽烟。

君生十七去乡井,楚粤东西共萍梗。

阙下上书恒报罢,军中借箸无为省。

碧血空传先世名,热肠已化寒灰冷。

英雄失路欲谁投,不妨胡越亦同舟。

世人安识徐元直,指心不为曹公谋。

独将至性交良友,间复沉酣托杯酒。

因事长留济物恩,活人每试回天手。

岭南岭北千里中,人人皆道胡长公。

贫贱之交常满座,挥金如土囊时空。

浮生百年一倏忽,快意当前便须歇。

丈夫非爱七尺躯,无人肯买千金骨。

草堂新构西山西,东风三月花盈溪。

秫田得岁酒方熟,童孙壮子行相携。

天伦况复美群从,旧德日觉生光辉。

忠臣之后世必大,浮云于我何为哉。

薜萝带,芰荷衣。

泪滴先公坟下土,三十三年游子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