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廉斋以张穆之画册索题为作磨痒马歌赠其象郡之行

铁桥老笔多生趣,画马解作痒磨树。

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萧萧首回顾。

兰筋不动尾丝垂,竹耳双高目光怒。

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独何故。

战士场中不一嘶,瑶池可到谁为御。

虽辞衔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损高步。

古今万物一马也,朱公索我为长句。

顿觉风生尺幅间,疏林叶脱天霜露。

海头一州大如斗,骏足骖驔岂堪驻。

何不负图自出圣人前,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

世间岂无伯乐与王良,为君歌此画马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朱廉斋以张穆之画册索题为作磨痒马歌赠其象郡之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磨痒马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马匹的动态美和精神力量。

诗的开篇“铁桥老笔多生趣”,赞美了画家张穆之的技艺高超,使得画面充满趣味。接着,“画马解作痒磨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在树旁磨痒的情景,展现出马匹的自然习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

“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萧萧首回顾”描绘了马匹磨痒时的动作,三足用力,一足蜷缩,鬃毛随风飘动,头部回望,生动传神。接下来,“兰筋不动尾丝垂,竹耳双高目光怒”则进一步刻画了马匹的姿态和神情,尾部静止,尾巴下垂,耳朵竖立,眼神愤怒而坚定。

“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独何故”表达了对马匹卓越才能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疑问,为何将其置于广阔的平地上却显得孤独。随后,“战士场中不一嘶,瑶池可到谁为御”则通过对比战场上的马匹与仙境瑶池中的马匹,暗示了马匹的不同命运和价值。

“虽辞衔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损高步”表达了对马匹被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古今万物一马也,朱公索我为长句”强调了马匹作为生命体的普遍性,并感谢朱廉斋的邀请为其创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栩栩如生,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集长寿禅林咏西番莲花歌

西方佛有青莲眼,西番花有青莲产。

朱丝作蔓碧玉英,缭绕疏篱意何限。

世间只尚紫与黄,此花无色能久长。

百花香者争高价,此花不售自开谢。

唯有幽人最惬怀,竟日盘桓倚僧舍。

形式: 古风

送胡韶先归南昌

惆怅为此别,寸心安可言。

如何相见来,落落三十年。

长为贫贱不足恨,乾坤黯淡多烽烟。

君生十七去乡井,楚粤东西共萍梗。

阙下上书恒报罢,军中借箸无为省。

碧血空传先世名,热肠已化寒灰冷。

英雄失路欲谁投,不妨胡越亦同舟。

世人安识徐元直,指心不为曹公谋。

独将至性交良友,间复沉酣托杯酒。

因事长留济物恩,活人每试回天手。

岭南岭北千里中,人人皆道胡长公。

贫贱之交常满座,挥金如土囊时空。

浮生百年一倏忽,快意当前便须歇。

丈夫非爱七尺躯,无人肯买千金骨。

草堂新构西山西,东风三月花盈溪。

秫田得岁酒方熟,童孙壮子行相携。

天伦况复美群从,旧德日觉生光辉。

忠臣之后世必大,浮云于我何为哉。

薜萝带,芰荷衣。

泪滴先公坟下土,三十三年游子归。

形式: 古风

三月晦日同张默庵梁无闷蓝公漪过贺秋卿于西竺禅房即事各赋

飞花欲尽羊城南,乍晴乍雨天青蓝。

青春尚馀此一日,炎风忽暑殊难堪。

偶同故人步郊郭,有客客寓城西庵。

门前对立木棉树,谁家系马骄骖驔。

高槐近窗窗纸绿,殿角风铃细相触。

枝间小鸟时一鸣,对此翻疑在空谷。

问君何来来扬州,轻帆破浪长江秋。

长星在天影落水,芒寒气黑鱼龙忧。

北风其凉日苦短,歇棹珠江应酬懒。

图书彝鼎共一床,促膝论交客常满。

从来神骏不受羁,去就之间何侃侃。

莲花幕府谢珠盘,落叶僧房对茶碗。

与君未识相知名,及乎一见心胆倾。

中怀万种安可尽,挥杯笑视双青萍。

君思买山时未可,我既无山仍轗轲。

短歌长啸各未终,欲去不去风雷过。

翻盆之雨何其大,君不见来时靸履去乘舆,丈夫未得长高卧。

形式: 古风

以端溪水岩小砚寄戴观察怡涛系之以长歌

昔人只重端溪紫,今之水岩胜于始。

始犹所采皮肉间,山骨琢尽兹其髓。

一阳生后天益寒,牂牁江落风林乾。

崖枯峡浅洞门出,中有积水蛟龙蟠。

良工斤斧重泉下,石室无光朝亦夜。

千枝列炬照人行,万指悬壶向江泻。

金钱之费日不訾,冬春之际能几时。

瑕瑜况复不相掩,非具大力安能为。

崇祯之中熊开府,迩者名藩亦时取。

后先疏凿分东西,文采精华并千古。

往时蕉白称极佳,今人指点寻青花。

以兹相石亦未尽,必有生气如云霞。

拊不留手柔无骨,墨质愈坚磨愈发。

宋坑宣德虽尚存,粗则伤毫细则滑。

伯乐一顾冀马空,世间所患无追风。

寄公一片虽小品,由来亦自蛟龙宫。

茆斋久伴书生穷,咿唔吟啸不可终。

去兹卑陋依尊崇,使君声韵如钟镛。

挥毫落纸生蜺虹,况今持宪出乘骢。

秋霜春露一言中,非汝孰与成厥功。

呜呼,挽回造化良不易,补天亦属人能事,五色之石将无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