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定国五首(其二)

岂有多方书五车,尔来留意就丹砂。

谁将饱食仓中鼠,换取红莲火里花。

三顾祇能矜彼善,万钟多不悟堪嗟。

蟠桃结实何难俟,况值安期枣似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酬王定国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以及追求理想的不同态度的深刻思考。

首联“岂有多方书五车,尔来留意就丹砂”以“多方书五车”象征知识的丰富,而“丹砂”则代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暗示了对知识与追求长生之间价值取向的反思。

颔联“谁将饱食仓中鼠,换取红莲火里花”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将“饱食仓中鼠”与“换取红莲火里花”进行对照,前者象征着安逸的生活,后者则象征着追求高洁、艰难却有价值的事物。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追求真正价值而非表面安逸生活的肯定。

颈联“三顾祇能矜彼善,万钟多不悟堪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强调了对美德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审慎态度。诗人通过“万钟”(喻指丰厚的俸禄或财富)与“矜彼善”(赞美他人的美德)的对比,表达了对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品质的批判。

尾联“蟠桃结实何难俟,况值安期枣似瓜”以神话传说中的蟠桃和安期生的枣为喻,再次强调了对追求长久、真实价值的向往。蟠桃象征长寿,安期生的枣虽小却寓意着真正的幸福与满足。通过这一对比,诗人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持久的价值,而非短暂的外在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价值观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和真实价值的倡导。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酬王定国五首(其三)

贵公孙子族关西,失路青冥翅羽垂。

当世朋游皆父行,古人方略足肩随。

薄材老去欢倾盖,直气交新喜尽规。

满目江山屡回首,白云流水付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王定国五首(其四)

江岸青枫连白蘋,片帆如箭射千钧。

风烟何处喧嘘市,箫鼓谁家赛水神。

雁鹜陂湖争就暖,杉松庐舍不知贫。

滞淫何必多离恨,譬似生为泽国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王定国五首(其五)

愿赐支离不肖身,幅巾田野任天真。

我行三径一廛地,君即东阡南陌人。

晏卧自轻车结驷,食薇从使甑生尘。

漳滨卓荦桓公健,盛德由来必有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承天寺翠景亭(其一)

一山篁竹间松杉,伏虎犹存居士庵。

钟磬有时闻绝壁,渔樵将晚会平潭。

薄云未解成春雨,返照偏能破夕岚。

我所思人桂林外,凭高惆怅赠双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