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禹玉烟江叠嶂图

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

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

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

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

图画再展未得休,似有模糊寒具浮。

只恐通仙忽飞去,惊绝当年痴虎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画卷,以磅礴之势展现了大江的源远流长与波澜壮阔。开篇“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以“大江”为线索,从源头岷山起笔,描绘了其万里东流的壮观景象,同时对江水的深浅进行了巧妙的疑问,引人遐想。

接着,“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通过“洪涛巨浪”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而“万山”则赋予了画面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面之上,感受着江水与山峦的相互映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色,将大江与群山、孤岛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壮美并存的意境。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通过“高城”、“武昌树”、“衰草”、“鹦鹉洲”等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迁。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描绘了江边村落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茅屋”、“深岛”、“鸡犬不闻”等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通过“归雁”与“征帆”的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寓意着人生的漂泊与归宿,充满了哲理意味。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描绘了秋季湘南的景象,通过“雨歇”、“秋风”、“落木”、“哀猿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通过“月出”、“夜潮”、“九疑山”、“秋云”等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以及山川之美,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与情感的深度。

最后,“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眼前美景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以长江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深沉,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美的追求,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卷。

收录诗词(1)

喀尔布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述怀

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

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

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明月。

夜深步转玉阑东,笑倚梨花一株雪。

形式: 古风

送赵季文之湖州参军与达兼善秘书同赋

人生功名如掣电,独有君家吾所羡。

弟兄玉立总成名,堂上慈亲尚强健。

伯兄日日报平反,喜溢萱花促张宴。

参军赴官百馀里,甘旨悬知可充膳。

闻君二月当扬舲,太湖水暖春冥冥。

碧澜堂前万花丽,水精宫外群峰青。

幕府事稀多暇日,骑马题诗访陈迹。

野亭日落朱颜酡,早寄书来慰思忆。

形式: 古风

题宋诚夫尚书垂纶亭

尚书昔隐江汉间,垂纶苍波弄白日。

千山桃叶起春讴,万顷芦花涌秋色。

适兴偶拂珊瑚光,岂谓渭滨终得璜。

未央奏策动天子,四海籍籍传文章。

至今亭子松阴古,矶上苍苔长膏雨。

经纶事竟寻旧游,愿逐茶烟渡湘浦。

形式: 古风

送友之官江西

花间乳莺啼曙色,送客驱车上南陌。

陌头芳草绿萋萋,今人古人灭行迹。

明发吴侬燕尾?,江卷寒潮飞练白。

鸾童乘月吹紫笙,不似琵琶怨秋瑟。

滕王阁中歌舞阑,一望秋林谢公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