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思亲》由明代诗人廖驹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忧虑。
首句“戎马何时歇”,开篇即以“戎马”象征战争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何时能结束的期盼与担忧。接着,“奔驰倦此身”一句,直接抒发了长期奔波劳碌的疲惫感,将个人的辛劳与国家的动荡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忧虑。
“青灯孤馆客,白发倚门人”两句,画面感极强。青灯下,旅人独坐孤馆,四周寂静无声,只有灯光陪伴;而远方家中,白发苍苍的亲人倚门而望,期盼着游子的归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深刻地表现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与情感纠葛,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书信连年绝,家山入梦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长时间的分离使得书信成为稀有之物,家书断绝,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熟悉的温暖与安慰。这不仅反映了通信不便的现实,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归来未有日,回首一沾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处境的无奈。虽然心中渴望归家,但现实却似乎遥不可及,只能在回望过去时,不禁泪湿衣襟。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极致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个远离家乡、饱受离散之苦的游子形象,以及他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