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八)

北临凤凰台,凤去台亦圮。

萋萋修竹林,喈喈何日至。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站在北边的凤凰台上,凤凰已飞走,只剩破败的台基。
茂盛的竹林中草木丛生,每日哀鸣声不断,不知何时才会到来。

注释

北:方位词,北方。
临:面对。
凤凰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凤去:凤凰离去。
圮:倒塌,毁坏。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修竹林:高大的竹林。
喈喈:象声词,形容鸟叫声嘈杂。
何日:何时,哪一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北临凤凰台",诗人站在北边,遥望曾经的凤凰台,暗示着这里曾有凤凰栖息的传说,如今却只剩下遗迹。"凤去台亦圮",凤凰已离去,象征着盛世不再,凤凰台也破败不堪,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萋萋修竹林",诗人转向眼前,茂盛的修竹丛生,显得孤独而苍凉,"萋萋"形容竹子繁密的样子,增添了哀婉的气氛。"喈喈何日至","喈喈"是鸟鸣声,此处可能是用来形容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也暗指时光流逝,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繁荣景象。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很强的诗,通过凤凰台的衰败和修竹林的寂静,寄寓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以及对时移世易的深深感叹。苏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卷,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七)

我居近西城,城枕湖一曲。

不到平湖上,何物禁吾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六)

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五)

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

昔人定知我,为我养南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四)

老桧真百尺,疏竹疑千亩。

纷纷霰雪中,见此岁寒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