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的《读易》,以易经中的哲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宇宙自然和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首句“理自无形著”强调了道理虽无形无色,却在世间万物中显现其存在;“辞因有象陈”则指出,通过具体的象征和比喻,才能将抽象的道理表达出来。
接下来,“冰霜寒闭野”描绘出严冬的景象,暗示着困境或困难时期;而“天地暗回春”则预示着希望与生机即将来临,象征着事物的循环往复和生生不息。诗人进一步借“位衍生生数”来阐述万物在特定位置上遵循着生成变化的规律;“蓍存七七神”则以蓍草占卜的七七之数,寓言天地间神秘而深邃的智慧。
最后两句“吾心如吻合,何物不弥纶”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认为自己的内心如同紧密契合的器物,包容万物,无所不包,体现了对易经哲学的深入领悟和对自己心境的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展现了陶安在研读易经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