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庄敏魁柄帖赞

汉有德公天下士,皇祐相国实其裔。

虽云出处有同异,今古庞宗开显晦。

我观清风励百世,未若太平以身致。

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

形式:

翻译

汉代有德高望重的人,皇祐时期相国就是他的后裔。
虽然他们出仕或隐退有所不同,但古今庞家都显赫有名。
我看那清风激励百代,却比不上在太平盛世亲身实现理想。
鹿门山的遗迹墨宝不能妄想得到,姑且珍视这本书,看重它的行为和志向。

注释

德公:指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皇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出处:出仕或隐居。
庞宗:可能指某位姓庞的显赫家族。
清风:比喻高尚的品格或风气。
太平: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鹿门:指湖北襄阳的鹿门山,有隐士文化。
觊:渴望,妄想得到。
聊宝:姑且珍视。
行志:行为和志向,这里指书中的内容所体现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古代名臣庞庄敏的赞誉之作。诗中首先提到庞庄敏是汉代德公之后,皇祐相国的后代,强调了他的高贵出身。接着,诗人指出尽管庞氏家族成员在仕途上有所差异,但庞庄敏本人如同古代的庞宗一样,无论在显赫还是隐退时都保持着高尚的品德。

诗人进一步称赞庞庄敏的清风亮节,认为他的美德能够激励百世,而他以身作则追求太平盛世的精神更为可贵。最后,诗人提到庞庄敏的书法作品《鹿门遗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因此珍视并推崇这本著作,认为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承载了庞庄敏高尚志向的载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庞庄敏人品与才艺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君子风范的赞美和传承。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拙妇吟

西风策策黄叶舞,茅檐三尺鸣秋雨。

东家拙妇拥面啼,强剔孤灯诉愁窭。

当年采桑陌上归,嬉游不管春蚕饥。

千丝万缕茧白雪,便学红女攀花枝。

十七十八事机织,暗琐青闺人不识。

二十三十幽恨长,卢家古梁玉为堂。

四十五十已老大,唧唧鸣蛩欺独卧。

尚随姑嫂作笑嗔,一生苦乐由他人。

君不见昨朝县吏踏门闑,杼柚已空盆盎竭。

鸡豚指栅索饮壶,掀釜叫嘑嗤妇拙。

起来迎门陪笑面,不似娇羞怕人见。

今年岁事苦不登,且为当家聊一展。

吏嚣不肯怒且诃,大儿门东窥饭箩。

藁砧走藏姑诮骂,造饼无面知如何。

蹙金芙蓉戏双鸳,绣床一倚曾万钱。

低头长叹祇自怜,昔者何巧今不然。

吏嘑已倦里正醉,抆泪背人还涤器。

明朝欲酒姑勿哗,正恐突隳惊阿家。

形式: 古风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

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确如惠,必斥必去。

师保万民,维温维潞。大老既归,百揆时序。

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钱刘曾孔,滃云蒸雾。

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

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

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委蛇其迹,偊旅其步。

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形式:

林文节参候帖赞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

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

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形式:

林文节定力帖赞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