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修月斧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

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

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

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

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

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形式: 词牌: 瑶华

鉴赏

这首《瑶华·修月斧》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嫦娥补月的神话故事,融入了道教炼石补天的传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神话的深刻理解。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开篇即以“多情”二字点明主题,将嫦娥对人间的深情比喻为直冲云霄的力量,引人入胜。接下来,“为姮娥补恨”直接点出嫦娥补月的原因,暗示了她对人间的思念与遗憾。

“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宫的奢华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嫦娥补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接着,“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宫的瑰丽与不凡,同时表达了嫦娥补月的决心与毅力。

“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补月的过程比作瞬间的完美融合,强调了嫦娥技艺的高超与补月行动的迅速、精准。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嫦娥孤独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她通过补月行动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嫦娥的美丽与智慧,也暗示了她通过补月行动修复了人间与月宫之间的隔阂,带来了和谐与安宁。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通过描写吴刚与桂树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最后两句以炼石补天的传说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嫦娥补月行动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神话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瑶华·修月斧》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神话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神话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86)

杨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菊对芙蓉.醉芙蓉

唤作拒霜,传来添色,秋深独自鲜妍。

正黄花渐落,梅蕊将先。

东风寂寞江上,算亭亭、素质堪怜。

何人相过,一杯酹我,便已醺然。谁道宿酒全捐。

竟桃花人面,掩映门前。比妆慵青镜,静女娟娟。

错疑昨夜莹妆粉,染胭脂、追步红莲。

肯争春色,待他睡醒,又是明年。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押[先]韵

一斛珠.咏白芙蓉花

珠妆玉裹。秋窗肯被胭脂涴。西风一任横塘过。

时世妆成,笑煞樱桃破。

莫道晚开轻自误,争春羞作娇无那。

岁寒删尽閒花朵。独自娟娟,位置晶帘妥。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摸鱼儿.湖上饯秋,兼送江秋珊大令赴甬东

怅秋风、只留今日,芦花摇荡无计。

兰舟一路勤相惜,幸是嫩晴天气。拚且醉。

莫放过今朝,四面山迎翠。斜阳去未。

只蝶梦怜花,鸦栖妥叶,堪共慰憔悴。

苏堤畔,多少离情别意。飞鸿教与书寄。

而今不道秋真去,暮色也都萦系。君莫戏。

度一阕骊歌,竟作春镫谜。休嫌况瘁。

祝琴剑归来,西泠雅集,重与赋秋思。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一萼红.红叶

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

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

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

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

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

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