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其一)

中散平生多懒拙,虞卿此日独穷愁。

百年身世双蓬鬓,万里江关一钓舟。

未有真人来白水,敢言吾道付沧洲。

乘槎已分无消息,又复惊心八月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枋的《怅望(其一)》,他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感慨。首句“中散平生多懒拙”,诗人以古代隐士中散大夫自比,透露出自己一生淡泊名利、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然而,“虞卿此日独穷愁”一句,通过引用战国策士虞卿的典故,暗示了自己当前的困境和愁苦。

接下来两句“百年身世双蓬鬓,万里江关一钓舟”,描绘了诗人的苍老形象和孤独漂泊的生涯,蓬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沧桑,而一叶钓舟则寓示着他的漂泊不定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未有真人来白水,敢言吾道付沧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高人并未出现,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无奈,同时对自己所坚守的道义是否能被理解或传承到江湖深处也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乘槎已分无消息,又复惊心八月秋”,借“乘槎”神话中的寻找仙人之典故,表达出对未知命运的期待与失落,同时“八月秋”则增添了季节的凄凉感,加重了诗人心中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徐枋在清贫落寞中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收录诗词(12)

徐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怅望(其二)

西来山色满晴空,东望重溟雾霭濛。

碧水天边低落日,白蘋江上动秋风。

垂纶不为鲈鱼美,书帛难凭雁羽通。

人事年年多错迕,谁云吾道已终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怅望(其三)

新秋疏雨晚萧萧,岁月江河共寂寥。

怅望天南多战伐,悲歌日暮起渔樵。

几年未见参旗举,入晓犹看斗柄招。

已罢东风乘汐汛,那知吴市有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画(其一)

欹树寒崖空复春,横波天末炤闲身。

胸中会可吞云梦,安得人间有片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画(其二)

千春流水渺无津,万树桃花好避秦。

高卧此中堪白首,不知人世有红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