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

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

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

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

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名为《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诗中借用了陶渊明“归去来”的典故,表达了对朱九江先生的敬仰之情。首句“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子,暗示了朱九江先生同样具有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品质。接下来的“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两句,赞美了朱九江先生的文章才华和人格魅力,认为他的作品如同其人一样,能够照亮他人的心灵,无需遗憾或惋惜。

“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则进一步赞扬了朱九江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指出他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如同大道一般,虽然道路众多,但不会欺骗求知者。同时,也暗含了对朱九江先生学术地位的尊重与推崇,即使时间流逝,人们仍然对其学说充满疑问与探索。

最后,“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表达了诗人对朱九江先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这里的“瓣香”象征着对先贤的崇敬与祭奠,而“欲榜荒山孺子祠”则是希望在荒山上建立一座祠堂,以供后人缅怀与学习。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朱九江先生的深刻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黄孝觉

潘麦悠悠江水东,从兰欲茂又秋风。

正衾逆旅天胡酷,反袂辛园道始穷。

此恨有灵哀柏实,何人揾泪与英雄。

并时未或知君志,况向他年断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李汉珍同年六十寿

商量晚岁先心许,邂逅秋光俱眼明。

诗鬓久怜花县宰,词源近溯玉田生。

独居深念殊萧瑟,少日同游今老成。

忆否清佳堂下雪,耳边犹有读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梁文忠师三首(其一)

圣敬方跻日,还需启沃人。

慭遗艰一老,可赎惮千身。

精爽须眉在,忧危事迹陈。

独弦先十载,敢复诧吟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梁文忠师三首(其二)

十兆真陪葬,君臣祭祀同。

青松苍柏树,断续鼓箫风。

只有天难问,曾无日再中。

堂堂今遽尔,莽莽此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