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

自我游人閒,尝恐失情性。

负担偶归体,揵户良多幸。

外物解羁牵,中田托觞咏。

既免五浆惊,又谢四簋敬。

乞醯常友直,饮酒安用圣。

寡偶亦可欢,多稼况为庆。

白云与户齐,青山入檐映。

南荣就冬暄,北斗悬夜柄。

逝者谅弗居,优哉复何竞。

将老澹忘年,达生庶无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投身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开篇“自我游人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尝恐失情性”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可能带来的束缚和失去本真自我的担忧。

“负担偶归体,揵户良多幸。”描述了诗人偶尔归家,闭门独处的幸福时刻,远离外界的纷扰,享受内心的平静。接下来“外物解羁牵,中田托觞咏”,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饮酒吟诗来寄托情感的生活方式。

“既免五浆惊,又谢四簋敬。”表明诗人不求奢华,淡泊名利,对物质的需求仅限于基本生存所需。他以“乞醯常友直,饮酒安用圣”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认为友情和酒足以带来快乐,无需过分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寡偶亦可欢,多稼况为庆。”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惜和对丰收的喜悦。在“白云与户齐,青山入檐映”的自然美景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而“南荣就冬暄,北斗悬夜柄”则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最后,“逝者谅弗居,优哉复何竞。”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接纳,以及对悠闲生活的欣赏。他选择在年老时淡忘年龄,以达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希望以此达到身心健康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题四更山吐月图

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

元夜穹盖覆四维,清气鼓动东南陲。

寒魄欲吐风先吹,倒影沧海升厜㕒。

壹气孔神中夜持,仰首云隙先见之。

或来稽首问导师,指端涌现圆若斯。

忆溯沅澧踰沙羡,洞庭下浸高楼危。

四更起坐星杓垂,月生尚在湘东涯。

半映湖面山蔽亏,须臾天地成琉璃。

梦游所到不可追,惟有明月窥余帷。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日复连舟上金山信宿焦山僧院作五言诗纪之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

每恐终此生,无复容交会。

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

绿鬓既先凋,行恐成聋瞆。

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

两君盖神佑,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

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

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快。

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

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

连舫指空江,但见天垂盖。

驳嶂立阳赧,受日腾光怪。

阴壑霭如云,蒙茏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

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

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形式: 古风

偕蒋春䢉舍人王元亭给事金莳亭御史登江鹤亭康山草堂

忆昔武功身不用,南走江津作游弄。

江风海月四天垂,中有琵琶声一纵。

清浊都忘身后名,轩裳那计当年重。

世閒从此有康山,二百馀年存屋栋。

江君新葺作阶墀,千岁虬龙今始种。

每来放鹤羽如轮,缥缈云霄思独控。

扬州三面邗沟上,中阜独临天宇空。

风前帆影入城来,天际斜阳低首送。

台省两贤皆鸷鹗,舍人文笔真苞凤。

淮南芍药落花时,记入层轩留玉鞚。

独余不饮复无诗,应愧主人开馥瓮。

形式: 古风

题合箫楼槁

《国风》有正变,用冠皆妇人。

德载重一世,美言播千春。

江山壮龙虎,人物渺荆榛。

卓玆白发嫠,养志忘贱贫。

濡翰写胸怀,皎月升秋旻。

感激或哀怨,终无俗淄磷。

二班汉东西,异彼蔡与甄。

何况竞宫体,绮丽《玉台》新。

少游咏芍药,蔑与昌黎伦。

异哉女郎诗,于今论《过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