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其二)

寂寂池亭古,园荒草自春。

东风独游客,迟日未归人。

久雨众山晦,初晴万境新。

长歌视天壤,高兴不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寂静的池塘和亭台显得古老,园子荒芜,只有春草独自生长。
东风吹过,仿佛只有我这个游客,阳光虽好,却不见归人。
连日阴雨让群山变得昏暗,雨后初晴,万物焕然一新。
我放声高歌,仰望天地,心中喜悦并非无人能懂。

注释

寂寂:非常安静。
池亭:池塘和亭子。
园荒:园子荒凉。
自春:独自生长在春天。
东风:春风。
独游:独自游玩。
迟日:温暖的阳光。
未归人:没有回来的人。
久雨:长时间下雨。
晦:昏暗。
初晴:雨后初晴。
万境:万物。
长歌:放声歌唱。
天壤:天地。
高兴:喜悦的心情。
不无:并非没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寂寂池亭古,园荒草自春"两句,通过对池亭古朴与园中荒废、野草丛生的描写,勾勒出一片静谧而又略显荒凉的春日园林景致,其中“寂寂”一词传递了一种幽静无声的氛围,而“自春”则暗示着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东风独游客,迟日未归人"两句,写出了春风中游子独行、日光延长而游子却迟疑不归的情景。在这里,“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独游客”则表达了诗人一种孤独漫步的心境。同时,“迟日未归人”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行踪难定的感慨。

随后,"久雨众山晦,初晴万境新"两句,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之后,山峦蒙蔽不明,而一旦晴朗,整个世界变得焕然一新。这里,“久雨”、“初晴”构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界在阴雨和晴好的转换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美丽景色。

最后,"长歌视天壤,高兴不无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发声高唱、心情舒畅的喜悦之情。通过“长歌”和“视天壤”,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而“高兴不无人”则指出了诗人在这份美好景致中,并非完全孤独,而是有知音者共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游子行踪、山雨初晴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热爱,以及在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喜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其一)

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

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

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

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正月三日大雪雪晴有感

平生对雪须千首,何事今春无片词。

老大怯寒唯泥酒,穷愁须醉不吟诗。

润催庭柳将开眼,冷送江梅欲别枝。

何处高楼有残白,旧游无处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正月六日

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著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永宁遣兴三首(其三)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

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

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

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