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兴镛的《寄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妹妹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燕山怅望雁南飞”描绘了诗人站在燕山之上,望着南飞的大雁,心中充满惆怅,寓言着对妹妹远在他乡的思念。次句“客舍频年忆令晖”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对妹妹的回忆如同温暖的阳光般时常照耀在心头。
“别久祇惊时节换,路长定讶信音稀”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久,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季节变换,同时对妹妹的来信日渐稀少感到惊讶,流露出对亲情沟通的渴望。
“大罗有梦身空到,上药无成计屡非”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大罗”和“上药”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的思念无法通过现实中的通信实现,只能寄托于梦境和美好的愿望,但这些都无法达成,反映出深深的无奈。
最后,“何日故园同剪烛,七丝湘水夜深挥”描绘了诗人想象与妹妹团聚的情景,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能在故乡共度夜晚,一起剪烛谈心,共享亲情的温馨,而此刻的他只能在湘水边独自怀念,琴声中寄托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