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

形容初不类鱼虾,偏称芦蒿与荻芽。

触物可怜空怒腹,齧人无计谩聱牙。

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誇。

从此烹鲜督庖吏,只将鲇鳠假名它。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它最初的样子并不像鱼虾,特别被称作芦苇和荻草的嫩芽。
它触碰任何东西都可怜地空自鼓起肚子,咬人却毫无办法,只能发出嘎吱声。
它的金色谷粒般的小颗粒确实令人畏惧,流出的奶酪般的液体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从今以后,每当烹煮鲜美食物时,我都会监督厨师,只把它们当作鲇鱼和鳠鱼来处理。

注释

形容:外貌特征。
初不类鱼虾:不像鱼虾的样子。
偏称:特别称为。
芦蒿与荻芽:芦苇和荻草的嫩芽。
可怜:可怜巴巴。
怒腹:鼓起肚子。
无计:没有办法。
谩聱牙:毫无办法,发出嘎吱声。
子排金粟:金色谷粒般的。
真堪畏:确实令人畏惧。
乳溜玉酥:奶酪般的液体。
何足誇: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烹鲜:烹煮鲜美食物。
督庖吏:监督厨师。
鲇鳠:鲇鱼和鳠鱼。
假名它:只当作它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鱼类的形态特征和人们对其的误解,以及厨师对待这种食材的巧妙处理。诗中通过“初不类鱼虾,偏称芦蒿与荻芽”表现了河鲀外观与其他水族动物的不同,被人误以为是某些水生植物的别称。接下来,“触物可怜空怒腹,齧人无计谩聱牙”写出了河鲀因其体内有刺,当人们不小心触碰时会感到疼痛,但在烹饪过程中却无法表现出它的特性。

诗的下半部分,“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誇”描绘了河鲀肉质的鲜美和滋味非凡。最后,“从此烹鲜督庖吏,只将鲇鳠假名它”则表明厨师在烹饪时会巧妙地用其他鱼类的名字代替河鲀,以增加菜肴的吸引力。

整首诗通过对河鲀特性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华岳对食物文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宋代人民对于美食的追求与享受。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倒

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苦蚊

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

可怜翠微翁,一夜敲打拍。

形式: 五言绝句

钓鳌行

北风浩荡沧溟阔,千万军声夜潮聒。

翻空浊浪鼓雷霆,舟子停兰面如血。

龙门有客何狰狞,弩目张胆殊不惊。

桅樯破浪裂洋岛,直欲一举空蛟鲸。

我之钓兮非世比,新月为钩索霞绮。

先拗虹蜺为钓竿,却把鹍鹏作香饵。

欲垂未垂号鬼神,星斗无光天地昏。

海灵乞命免生死,一钩连六酬衔恩。

我公万里风烟伯,度量汪汪寰海窄。

蟠胸高耸蓬莱山,壮气直吞云梦泽。

恩波万壑奔洪流,风帆浪楫交觥筹。

金鳞照日巨如斗,四海触物无虚舟。

我生本是钓鳌客,几岁滩头望风色。

忽闻霹雳破昆崙,便整丝纶驾航舶。

我今十辖迎公开,会须举手生风雷。

不然长啸谢水府,明月满船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青楼赠别

笛声吹彻玉楼寒,金鸭香消更漏残。

含泪欲挥羞不敢,倩他银烛向人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