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蘖山诗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崷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触,将黄蘖山的奇特风光与古代帝王的伟大志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世界。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景画卷,云海翻腾,与远古的越地相连,展现了黄蘖山的雄伟与神秘。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诗人笔下的南州不仅风光旖旎,还蕴含着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和传说中的灵仙,这里的描述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色彩。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这里的金峰、铜石被赋予了日月同辉、与天齐高的壮观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阳光下的山峰如同神鸟展翅,阴暗的溪流则像是藏龙卧虎之地,这些意象丰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黄蘖山的多样面貌,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

“残杌千代木,崷崒万古烟。”古老的树木和连绵不绝的山脉,是时间的见证,这里传递出一种历史深度与永恒的主题。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鸟鸣在古老的墙壁之间回响,猿啼在翠绿的岩石间穿梭,这些生动的声音让静谧的山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诗人提及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如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的雄才大略、对永恒的追求与黄蘖山的不朽之美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永恒主题的赞美。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这些历史人物的英勇形象和他们放下武力、崇尚自然之美的精神态度,为黄蘖山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伟岸。

最后,“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诗人以自己的平凡与这些宏大的历史文化相比,更显出一副谦逊之态。然而,“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表明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美景中获得的超脱和自我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蘖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了一种崇高的审美追求和深远的哲思。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碧玉作碗银为盘。一刻一镂化双鸾。

形式: 押[寒]韵

秋雁度兮芳草残,琴柱急兮江上寒。

愿一见兮道我意,千里远兮长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其一)

江皋桐始华,敛衣望边亭。

平原何寂寂,岛暮兰紫茎。

芬披好草合,流烂新光生。

冰雪徒皦洁,此焉空守贞。

形式: 古风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其二)

暮意歌上眷,怅哉望佳人。

揽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

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

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