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
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世事尝艰险"表明世间纷争不断,人生困苦重重,而"僧居惯寂寥"则显示出一种对世俗混乱的超然和习以为常的淡定,这里的“寂寥”指的是清净寂静的生活。诗中的“我”选择了出家为僧,住在寺庙中,对于外界的喧嚣已经习惯,不再感到困扰。
"美香闻夜合"这一句,通过对夜晚花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花香伴随,这是一种纯净无为的境界。“清景见寅朝”则是说在凌晨时分,可以看到一天中最为清新的景象。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的心灵之美。
整体而言,这段诗通过对比世间纷争与寺庙宁静,以及夜晚花香和清晨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意境充满了禅宗对于清净本性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司空图在动荡的唐朝后期寻找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虏黠虽多变,兵骄即易乘。
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
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