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鹧鸪天》,出自北宋诗人刘学箕之手。诗中融合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春日别离的无限哀愁。
"梦绕天涯去意浓",开篇即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渴望,梦境中所蕴含的情感之浓烈,足以穿越遥远的距离。"客愁春恨两匆匆"则描绘出旅人心中的春日哀愁,如同流水般迅速而不停歇。
接着,“绿波初涨桃花浪,画鹢轻随柳絮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早春景象:微涨的绿波中盛开着桃花,而一群群的鹭鸶在柔和的柳絮风中自由翱翔。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无笔力,判虚空",表达了一种无法用笔墨来形容这种复杂情感的无奈。这不是简单的画面描述,而是诗人对内在情感的抒发,仿佛在诉说着,即便是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捕捉这份思念之深。
"关山千里两心同"则展现了相隔万里的两颗心灵之间的情感联结。尽管有重重的山川阻隔,彼此的心却如同一体,共同承受着远离的痛楚。
最后,“鱼书雁字都休问,只看啼痕翠袖红”,诗人建议不要去追问那些书信中的隐晦文字,而是直接观察那写信时留下的唇印,以及因思念而显得苍白的衣袖。这些细节最能体现出内心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的爱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