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海上》由明代诗人杨承鲲所作,描绘了大海壮阔无垠的景象,以及其深邃与神秘的特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大海深刻的感受。
首句“沧波望不极”,以“沧波”形容大海的广阔与深邃,通过“望不极”表达出诗人站在海边远眺时,对大海无限延伸的景象感到的震撼与敬畏。接着,“万里挟长风”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与力量,长风在万里的海面上呼啸而过,赋予了大海以生命和活力。
“鲸胆仙人药,鱼鳞海客宫”两句,运用了神话与传说的元素,将大海与神秘的自然现象相联系,鲸鱼的胆被比作仙人的药物,鱼鳞则构成了海客的宫殿,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大海蕴含着未知的奥秘与力量。
“山从吹沫尽,天与大瀛空”这两句,通过“山从吹沫尽”形象地描绘了海浪拍打岸边,泡沫四散,仿佛连山都被海水吞没的壮观景象;“天与大瀛空”则展现了大海与天空相连,浩瀚无边的景象,强调了大海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南北看群造,谁开混沌功”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之力的赞叹与思考。面对大海的壮丽景观,诗人不禁思考起这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暗含了对宇宙起源和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宇宙哲学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