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自述

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

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

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

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三十岁仍默默无闻的过客,在空旷的山中独自度过了秋天。
因病多而熟悉了各种药物的特性,随着年龄增长,越发体会到人生的忧愁。
萤火虫的微光在竹窗之下闪烁,松树的声音回荡在茅草屋的上方。
近来心境更加平和宁静,连梦中都不再涉足尘世的纷扰。

注释

三十:指年龄三十岁。
无名客:没有名声的普通人。
空山:寂静的山林。
独卧:独自居住或休息。
病多:经常生病。
药性:药物的性能与作用。
年长:年纪大了。
信人愁:相信人生本就充满忧愁。
萤影:萤火虫发出的光亮。
竹窗:用竹子做成的窗户。
松声:松树间风吹过的声音。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心更静:内心更加平静。
不梦世间游:连做梦都不再涉及尘世的旅行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两句表明诗人在三十岁时选择了无名的隐士生涯,在空旷的山中度过孤独的秋夜。"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则透露出诗人通过经历疾病和年龄增长,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对人世间的关切。

接下来的"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夜晚的宁静景象。萤火虫在竹窗下闪烁,松树在风中的沙沙声响彻茅屋之上,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声音和光影,为诗人的独处生活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

最后"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内心变得更加平静,他不再有过往对世俗生活的向往或幻想,也不再被那些繁杂的梦境所困扰。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的人生态度。

于鹄在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宁谧。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山中寄韦钲

懒成身病日,因醉卧多时。

送客出溪少,读书终卷迟。

幽窗闻坠叶,晴景见游丝。

早晚来收药,门前有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中寄樊仆射

却忆东溪日,同年事鲁儒。

僧房闲共宿,酒肆醉相扶。

天畔双旌贵,山中病客孤。

无谋还有计,春谷种桑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公子行

少年初拜大长秋,半醉垂鞭见列侯。

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

玉箫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

更向院西新买宅,月波春水入门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游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

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