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偶作

石路荒凉接野蒿,西风吹马利如刀。

小桥连驿杨柳晚,废寺入门禾黍高。

鸡犬夕阳喧县市,凫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梦不归去,官树陌尘何太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荒凉的石路延伸到野生蒿草间,西风如刀割过奔跑的马匹。
傍晚时分,小桥连接着驿站,杨柳依依,废弃的寺庙门前稻谷高高耸立。
夕阳下,鸡犬声在县城市场中喧闹,水鸟在秋天的河沟边晒太阳。
虽然心中思念故乡,但公务缠身,无法归去,官道上的尘土让我感到疲惫。

注释

石路:荒凉的道路。
野蒿:野生的艾草。
西风:秋风。
马:马匹。
利如刀:像刀割一样锋利。
小桥:小桥。
驿:驿站。
杨柳:柳树。
晚:傍晚。
禾黍:稻谷。
鸡犬:家禽和狗。
县市:县城市场。
凫鹥:水鸟。
秋水:秋天的河水。
曝:晒。
故山:故乡的山。
梦:梦境。
官树:官道旁的树木。
陌尘:路上的尘土。
何太劳:为何如此劳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深沉的情感。首句“石路荒凉接野蒿”设定了一个秋天的萧瑟景象,石路荒凉,野蒿丛生,给人以冷清孤寂之感。紧接着,“西风吹马利如刀”则增添了一份凄厉与急迫,西风不仅带来寒意,也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痛苦。

“小桥连驿杨柳晚”中,小桥和驿站勾勒出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而杨柳在黄昏时分摇曳生姿,似乎也在诉说着别离的愁绪。随后的“废寺入门禾黍高”则描写了一幅荒凉的废寺景象,禾黍丛生,显示出一片被时间遗忘的地方,这里的寂静和荒凉,更是对人心孤寂的一种映射。

“鸡犬夕阳喧县市”转而描绘了一个日落时分的乡村景象,鸡犬相闻,夕阳西下,县市间充满了一天结束时的喧嚣。紧接着,“凫鹥秋水曝城壕”则勾勒出一幅城池旁的秋水图景,凫鹥(一种水鸟)在秋水中游弋,城壕在夕阳下显得尤为孤寂。

最后两句“故山有梦不归去,官树陌尘何太劳”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风光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故山虽有美好的记忆,但终究不能回去;而官路上的奔波,只留下满目尘埃,何必太过劳心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情调低沉、意境幽深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送洛南李主簿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

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

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崔郎中赴幕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淮阴孙令之官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虙子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