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辛酉夏五月省元杜廷陈氏卧病旅邸予往问焉至则死矣逾四年其兄廷献会予京师言及泣数行下且谓不可无诗以哭其弟也追忆往事为补此篇

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

哀哀复哀哀,人归长夜台。

桐为棺兮席为舍,寒巷萧条日光下。

孤儿五岁初学行,向人啼父不成声。

访君来,哭君去。

乡路迢迢隔暝烟,潍水莱山渺何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哭杜廷陈》,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亡友杜廷陈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其家庭境况的同情与关注。

首句“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以秋风摧折桂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离别之痛,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接着,“哀哀复哀哀,人归长夜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暗示了杜廷陈的离世给家人带来的巨大悲痛。

“桐为棺兮席为舍,寒巷萧条日光下”描绘了杜廷陈去世后家中的凄凉景象,桐木作为棺材,席子作为住所,寒巷中只有日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

“孤儿五岁初学行,向人啼父不成声”描述了杜廷陈去世后留下的孤儿,年仅五岁,刚刚开始学习走路,却失去了父亲,无法发出完整的哭泣声,这一场景令人动容,展现了孤儿的无助与悲伤。

“访君来,哭君去。乡路迢迢隔暝烟,潍水莱山渺何处”表达了诗人对杜廷陈的探访与告别,以及对逝者所在之地的遥想与思念。乡路遥远,暮霭笼罩,潍水莱山在远方渺茫,体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悼和对孤儿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普通家庭的艰辛与无奈。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挽秦国声乃翁

天井峰头暮烟紫,少微星落山翁死。

山前新墓土累累,石门题著封君字。

封君在时山水光,鸡群寒鹤何昂藏。

一身独作乡社表,见者呼为王彦方。

自从仙游去不返,江波寂寂江花晚。

钓竿三尺挂垂杨,野径无人竹门掩。

有生会有死,全归诚独难。

名归隐逸传,衔称大夫官。

佳儿擅时誉,采采云中鸾。

恩华烛幽邃,紫诰双龙盘,封君九原心亦安。

呜呼,封君九原心亦安。

形式: 古风

节义歌为方少参大器作

囊金失,行子号,还子以金不受丝与毫。

良人殂,舅姑老,环堵麻衣不识门前道。

吁嗟乎墓中人,虽死死不孤。

诸郎致身文且武,恩光下照幽泉土。

妻也贞姬夫义夫,列传有名光烈祖,谁道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朱子皋挽词

约食墩前起新庙,乡人共说朱郎孝。

朱郎能孝复能仁,眼看盗贼皆良民。

直拟贞心化强暴,岂料势穷翻杀身。

君不见钱塘潮,汨罗水,同是乾坤忠义鬼。

春草碧色江绿波,魂招不来将奈何。

形式: 古风

钱国子水南挽歌

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粥火燎须须为秃。

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一言悟父母复留。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

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

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

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