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渚归舟

落日半帆收,张溪古渡头。

花明汀树雪,香冷渚莲秋。

碧浪摇樯影,青山枕舵楼。

曾知风景好,记此一停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上归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落日余晖、半帆轻舟、古渡头的静谧、花树雪白、香冷莲秋、碧波荡漾、青山映照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悠然自得又略带一丝凉意的氛围。

首句“落日半帆收”,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的主体——半帆轻舟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归来,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张溪古渡头”点明了地点,古朴的渡口与归舟相映成趣,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花明汀树雪,香冷渚莲秋”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汀树上的花朵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覆盖着一层雪白;而渚莲的香气则在秋风中渐渐冷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意境。

“碧浪摇樯影,青山枕舵楼”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碧绿的波浪轻轻摇曳着船帆的影子,青山仿佛与舵楼相依,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舟行的动态美。

最后,“曾知风景好,记此一停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留恋。他似乎在思考,是否曾经在这里停留过,欣赏过这样的美景。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更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抒情诗。

收录诗词(3)

王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岳

南岳禅宫林木稠,肩舆此日试追游。

山僧漫见客来喜,啼鸟不知春去愁。

封禅碑残苔藓合,洗肠池在石泉幽。

此行未尽登临兴,又逐归云度岭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鹅峰

金鹅秋色净尘氛,每忆登临赋夕曛。

一径曲通琼岛上,两峰高并翠屏分。

禅宫远近皆红叶,鸟路苍茫半白云。

许我结茅曾有约,山灵不必重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祝英台碧鲜庵

女慕天下士,游学齐鲁间。

结友去东吴,全身同木兰。

伯也不可认,洁已殉古欢。

信义苟不亏,生死如等闲。

蛱蝶成化衣,双飞绕青山。

舍宅为道院,祝陵至今传。

当年梳妆台,即汉风雨坛。

嵯峨石壁下,遗庵名碧鲜。

春秋荐苹藻,灵响来珊珊。

晴天披石发,恍惚见云鬟。

形式: 古风

巴女词

巴川积水极岷峨,巴女明妆艳绮罗。

为语秋江风浪急,断肠休唱《木兰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