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情景。“出车何日”指的是期盼着某一天能结束奔波,回到家乡。这里的“劳师”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或亲昵之语,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渴望共度时光的迫切心情。“二圣归来喜见颜”则暗示着诗人期待着与敬仰的人物重逢,享受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乞得此身”意味着请求得到这样的机会,“终芰制”则是希望能够永远过上这种简朴自在的生活。最后,“乱山茅屋两三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理想居所的样子,隐逸于自然之中,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和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夜烧红烛照梅花,刺史风流自一家。
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
谁似樊侯哲且明,解将勋业佐中兴。
自怜汨没毛锥子,空对东风咏使能。
万事当从酒到休,子山那得许多愁。
绿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恶客羞。
一霎轻风过雨稀,满庭春色碎珠玑。
使君载酒花前醉,更有新诗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