墅居

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

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目昏。

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不再进入城市,只有乱山环绕着一个小村庄。
云彩和霞光如同几席宴席,山水伴着琴声和酒杯。
长久生病,身体疲惫,筋力衰退,睡眠过多导致头脑昏沉。
没有人来到山谷口,只有青苔覆盖在松木的门上。

注释

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
乱山:无序排列的山峦。
一村:一个村庄。
云霞:天空中的云彩和晚霞。
几席:几处。
水石:流水和石头。
琴樽:弹琴饮酒。
病久:病了很久。
筋力缓:体力减弱。
头目昏:头晕眼花。
谷口:山谷的入口。
苔藓: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的绿色植物。
松门:松树做的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放弃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选择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处村落安身立命。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接着,“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则是对这种田园生活情趣的描绘。云霞如同自然赐予的美妙景观,而水石之声则与琴音相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意境。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目昏”透露出诗人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这也未能打扰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长时间的休养让他的体力有所减退,睡眠过多又使得头脑不甚清晰。

最后,“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则是对孤独与静谧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谷口无人问津,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了,而生长在松树上的苔藓,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包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墅居

林下览清旷,此怀殊不羁。

散行轻帻便,独酌小瓯宜。

自可追三乐,何须作五噫。

世情歌笑外,纷扰竟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誓鬼碑

正一受天箓,腰垂神虎章。

群魔狱幽隐,秘篆刻青苍。

故事骇前志,馀威惊大荒。

谁能识奥诀,禹步学魁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静林诗僧已老

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静庵

问此初谁筑,经营羡尔能。

依深还巨木,就荫覆高藤。

坐与境同寂,来无人可憎。

一床黄卧具,茂灌本如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