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
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目昏。
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放弃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选择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处村落安身立命。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接着,“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则是对这种田园生活情趣的描绘。云霞如同自然赐予的美妙景观,而水石之声则与琴音相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意境。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目昏”透露出诗人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这也未能打扰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长时间的休养让他的体力有所减退,睡眠过多又使得头脑不甚清晰。
最后,“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则是对孤独与静谧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谷口无人问津,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了,而生长在松树上的苔藓,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包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人生态度。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林下览清旷,此怀殊不羁。
散行轻帻便,独酌小瓯宜。
自可追三乐,何须作五噫。
世情歌笑外,纷扰竟何为。
正一受天箓,腰垂神虎章。
群魔狱幽隐,秘篆刻青苍。
故事骇前志,馀威惊大荒。
谁能识奥诀,禹步学魁罡。
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
问此初谁筑,经营羡尔能。
依深还巨木,就荫覆高藤。
坐与境同寂,来无人可憎。
一床黄卧具,茂灌本如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