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读书楼

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

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

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

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

山水契动静,读书友轩虞。

眺望连近远,梦寐俱恬愉。

此身置太古,此心游太虚。

回视尘世间,富贵吾土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应铨所作,名为《题读书楼》。诗中描绘了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融入。

首先,“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提出对“富”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富足并非物质上的富有,而是身边环绕着山水,拥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着,“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进一步阐述了对“贵”的看法,认为真正的高贵不在于社会地位或财富,而是在于内心的充实和知识的积累,通过闭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以及通过自我学习提升个人价值的信念。

“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描述了诗人构建了一座读书楼,这座楼不仅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更象征着一个理想的读书与修身之所。这里,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静心阅读的空间。

“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说明读书楼内藏书丰富,供人自由阅读。这里的“畋”和“渔”分别指打猎和捕鱼,比喻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无论是深奥的学问还是日常的知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开放态度和对求知者的尊重。

“山水契动静,读书友轩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读书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然界的动与静,如同读书时的心境变化,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将读书视为与友人的交流,强调了知识分享的重要性。

“眺望连近远,梦寐俱恬愉。”描绘了在读书楼中,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这种状态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此身置太古,此心游太虚。”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理想境界。他认为,通过读书和与自然的融合,可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心灵遨游于无限的宇宙之中。

“回视尘世间,富贵吾土苴。”总结全诗,诗人反思现代社会的浮躁与功利,认为真正的幸福和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和地位的显赫,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知识的积累。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与读书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知识、智慧的尊崇。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通过阅读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成长。

收录诗词(4)

汪应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镇县七夕

水上浮萍沙上蓬,牂牁江畔晚凉中。

无双今夕羁孤客,第一春桥系短篷。

银汉碧天斜易晓,芦帘纸阁怅应同。

去年漾水漂流者,已望牵牛向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雾中花

名花笼雾认难真,道是还非梦里身。

仿佛汉家宫殿冷,隔帷遥见李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

黄楼嵯峨古彭门,云龙山下多烟村。

暇日招游恣登陟,壶榼不用燔鸡豚。

淮泗交流清浪驶,吕梁迅急黄河浑。

巉岩似腾北海蜃,巨嶂如起南溟鹍。

冈阜萦抱气尤王,洪波襟带势欲吞。

振衣绝顶俯平壤,川原环拱云龙尊。

古藤倒垂猿狖挂,怪石磥砢熊罴蹲。

青畴千顷水方退,高垄往往留潮痕。

禾根犹见集雁鹜,屋外直欲浮蛟鼋。

今年盛夏苦霪潦,茅檐白雨如翻盆。

水田坐看秋税减,寒谷惟待春风温。

城中居人尚安枕,万家鳞次炊烟昏。

兹山高旷足眺览,巍然放鹤亭孤存。

石磴逶迤古苔滑,苍枝诘曲老树髡。

黄茅冈头指遗迹,群羊仿佛眠云根。

山人已往坡老逝,空嗟岁月如涛奔。

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廓萧瑟寒云屯。

胜游凭吊增慨叹,不辞斗酒倾匏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魏定野归柏乡

萧斋把臂足清欢,联句论文夜漏残。

杨柳旗亭偏送别,杏花村店尚馀寒。

莱衣爱日春方永,谢草关情梦未安。

无计留君倍惆怅,心随归骑过邯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