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廷曾见董生文。丹凤楼前已识君。
果然雕鹗出风尘。
两浙乘骢豺虎遁,三山揽辔岛夷闻。
好将经术策奇勋。
这首诗是明代夏言所作的《浣溪沙·其十六》中的片段,表达了对董生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在仕途上可能取得非凡成就的期许。"大廷曾见董生文"描绘了董生在朝廷中展示过才学,"丹凤楼前已识君"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出众。"果然雕鹗出风尘"以猛禽雕鹗比喻董生在世俗环境中脱颖而出,显示出他的不凡品质和潜力。
"两浙乘骢豺虎遁,三山揽辔岛夷闻"两句,通过描绘董生在浙江等地平定叛乱("豺虎遁")和在福建("三山")一带赢得外族敬服的情景,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最后,诗人鼓励董生运用经术智谋,建立奇勋,期待他在政治或军事上创造辉煌。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人才、寄寓厚望的诗篇,体现了明朝士人对杰出人物的推崇和期待。
不详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草阁萧萧对碧山。野翁中夜梦龙颜。
一庭春雨长苔斑。
溪上群鸥堪作伴,林间倦鸟自知还。
怜君两度叩柴关。
去年京国一相逢。道上行人已避骢。
果然雕翮振秋风。
老我一区依葛水,劳君两度访灵峰。
春波画舫又匆匆。
富春向来碧溪长。
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
眼中清浊付沧浪。
浮云逝水自纵横。白日青天老眼明。
怜君万里独南征。
雨过前溪添草色,花飞上苑自莺声。
野翁无限惜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