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驰骋归来。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东皋: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走来走去。
唯:只有。
落晖:落日的余光。
牧人:放牧的人。
犊:小牛。
返:返回。
猎马:打猎的马。
带:带着。
禽:猎物。
相顾:互相看。
无相识:没有认识的人。
怀:怀念。
采薇:采食野菜,这里借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站在东皋上,在薄暮中望去,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无依无靠之感。这是一个秋天的景象,树木都披上了秋色,而远处的山峦只剩下最后的落日余晖。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观察到牧人正在驱赶着牛羊返回,猎人则带着猎获的禽兽回家。这里的人们虽然相遇,却彼此不相识,显得那么孤独和陌生。诗人的心情通过“长歌怀采薇”来表达,他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是过去美好的时光,而那首长歌也许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与留恋。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怀旧情绪。语言简洁,意境悠远,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合之美的古典诗篇。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赠程处士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田家三首(其二)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

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田家三首(其三)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

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

家贫留客久,不暇道精粗。

抽帘持益炬,拔箦更燃炉。

恒闻饮不足,何见有残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