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光武

赤符交锡帝心移,不似初来岸帻时。

浪泊壶头终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赤符象征着天命转移于帝王心中,
已非当初不拘小节的模样。

注释

赤符:象征吉祥或天命的符瑞。
帝心:帝王的心意或天命。
初来:最初的时候。
岸帻:古代男子束发的巾,这里指不拘小节的样子。
浪泊:漂泊不定,形容生活无定所。
壶头:地名,可能指壶口,此处比喻生涯转折点。
落落:孤独、寂寥,或形容事情结局。
羊裘男子:指隐士或有远见的人,传说中披羊皮袄的高人。
殆:大概,恐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光武》,通过对光武帝刘秀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他从赤符授命到最终登基的转变。首句"赤符交锡帝心移"暗示了刘秀得到天命的转变,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简单形象。"不似初来岸帻时"进一步强调了他身份的提升,与之前的朴素形象形成对比。

后两句"浪泊壶头终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则借壶头浪泊的意象,形容刘秀早年在民间的漂泊生活,暗示他的深思熟虑和对未来的洞察。"羊裘男子"暗指他曾经的隐逸生活,而"殆先知"则表达了对他的远见和预见能力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赞扬了光武帝刘秀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以及他从平凡到伟大的转变。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四)光武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五)光武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其一)明帝

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二)明帝

盘木白狼纷贡毛,龟兹侍子荐蒲萄。

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